•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围绕重点训练项目组织教学» 正文

围绕重点训练项目组织教学

[10-16 16:56:16]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126

概要:生2:这篇课文讲的是周恩来同志乘飞机到重庆去,同行的除了工作人员,还有小扬眉。中途,飞机遇到寒流,情况十分危险,机长命令大家跳伞。小扬眉没有伞包,周恩来同志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小扬眉的事。师:谁说说课文为什么以“一个降落伞包”为题目?生1:因为小扬眉有了降落伞包,在紧急情况下跳伞,就没有生命危险。生2:因为小扬眉没有降落伞包,周恩来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小扬眉,这个降落伞包很重要,所以课文以“一个降落伞包”为题目。师:你说说这个降落伞包为什么很重要?生:因为这个降落伞包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死存亡。师:在这关键时刻,周恩来同志把伞包让给小扬眉,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生:表现了周恩来同志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师板书:舍己为人)师:看课文是怎样通过写周恩来同志让伞包这件事来表现周恩来同志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的。师:这篇课文有几段?生:这篇课文有五段。师:我们先学习第一段。谁读一读?其他同学考虑本段告诉我们哪些内容?(生读课文后回答)生:这段告诉事情发生的时间是1946年1月的一天,人物是周恩来、小扬眉和工作人员,事情是到重庆去。师:谁有补充?生:还告诉事情发生的地点是在飞机上。师:你怎么知

围绕重点训练项目组织教学,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生2:这篇课文讲的是周恩来同志乘飞机到重庆去,同行的除了工作人员,还有小扬眉。中途,飞机遇到寒流,情况十分危险,机长命令大家跳伞。小扬眉没有伞包,周恩来同志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小扬眉的事。

师:谁说说课文为什么以“一个降落伞包”为题目?

生1:因为小扬眉有了降落伞包,在紧急情况下跳伞,就没有生命危险。

生2:因为小扬眉没有降落伞包,周恩来把自己的伞包让给小扬眉,这个降落伞包很重要,所以课文以“一个降落伞包”为题目。

师:你说说这个降落伞包为什么很重要?

生:因为这个降落伞包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死存亡。

师:在这关键时刻,周恩来同志把伞包让给小扬眉,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生:表现了周恩来同志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

(师板书:舍己为人)

师:看课文是怎样通过写周恩来同志让伞包这件事来表现周恩来同志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的。

师:这篇课文有几段?

生:这篇课文有五段。

师:我们先学习第一段。谁读一读?其他同学考虑本段告诉我们哪些内容?

(生读课文后回答)

生:这段告诉事情发生的时间是1946年1月的一天,人物是周恩来、小扬眉和工作人员,事情是到重庆去。

师:谁有补充?

生:还告诉事情发生的地点是在飞机上。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课文第一段写着“乘飞机到重庆去”。而且其它段写的事都是发生在飞机上。

师:你能把各段内容联系起来思考问题很好。

师:同学们默读课文,看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生:这一段有两句话。第一句写周恩来乘飞机到重庆去。第二句写同行的有小扬眉。

师:你概括第二句意思时,为什么没有把“工作人员”说进去?

生:因为“工作人员”在这件事中不是主要人物。

(师出示训练题目:请你从下面的三句话中选择一句作为本段段意:1周恩来同志乘飞机到重庆去。2周恩来同志乘飞机到重庆去,同行的有小扬眉。3周恩来同志到重庆去,同行的有小扬眉。)

师:选择段意时要考虑全文的内容。

生:我选第一句。因为这句最简练。

生:我选第二句。因为第一句没有“小扬眉”,而“小扬眉”又很重要,伞包就是让给小扬眉的。第三句没有“乘飞机”,而“乘飞机”也很重要,事情发生在飞机上。

生:我也选第二句。因为第二句概括了全段的主要内容。

师:对,概括段意要抓住主要内容。谁再说说第一段的段意。

生:周恩来同志乘飞机到重庆去,同行的有小扬眉。

师:谁能根据这个段意拟一个小标题?

生:飞到重庆。

生:应该是飞往重庆。

(师板书:飞往重庆)

师:老师请两位同学读课文的第二段,每人一句轮读。

(生轮读第二段)

师:请大家默读这一段,把这一段分为三层。

(生默读课文后讨论分层)

生:这一段分三层。第一层是从“飞机飞得又快又稳”到“好像波涛汹涌的大海”,写飞机飞行又快又稳;第二层从“突然”到“沉甸甸地急剧往下坠”,写飞机遇到一股强烈的寒流;剩下的是第三层,写机长命令机械师打开舱门扔行李,还让大家准备跳伞。

生:我认为应该把“飞机失去了平衡,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情况十分严重”分到第三层。

师:为什么?

生:因为第二层都是写飞机遇到一股强烈的寒流,失去了平衡,情况十分严重的。

师:其他同学呢?

生:我也同意第二层到“情况十分严重”。

师:还有没有不同意见?没有。老师请三位同学分别说说这三层的主要意思。

生:第一层写飞机飞得又快又稳。

生:第二层写飞机遇到寒流,急剧往下坠,情况十分严重。

生:第三层写机长让大家准备跳伞。

师:同学,老师想知道你是怎么概括出第二层意思的?

生:我是一句一句连起来想的。第一句写“飞机遇到强烈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第二句是“机身也蒙上了厚厚的冰甲”,第三句写“飞机急剧往下坠”,第四句写“情况十分严重”,这一层的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都是写“情况十分严重”的。我又想,情况十分严重都是因为飞机遇上了强烈的寒流。所以第二层的意思是“飞机遇上强烈的寒流,急剧往下坠,情况十分严重。”

师:像这样根据每句话的意思和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来概括层意的方法很好。

师:谁读读第一层,其他同学找出比喻句。

生:“透过云层,可以看到积雪的山峰层层叠叠,好像波涛汹涌的大海”是比喻句。

师:在这个比喻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用什么比什么?

生:把“积雪的山峰层层叠叠”比作“波涛汹涌的大海”,用“波涛汹涌的大海”比喻“层层叠叠积雪的山峰”。

师: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看到如此壮观的景象呢?

生:当飞机飞到云层的上面才能看到这种景象。

师:说明这时飞机是在高空正常飞行。

师:看第二层,请四位同学读,每人读一句,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来。

(生读课文)

师:从哪句话看出情况最严重?

生:“飞机失去了平衡,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眼看要撞着山尖了,情况十分严重”。

 

师:“平衡”是什么意思?

生:“平衡”是“平稳”的意思。

师:“失去平衡”是什么意思?

生:失去平衡,是说飞机飞得不平稳。

师:从哪些地方看出“飞机失去了平衡”?

生:飞机像冻僵了似的,沉甸甸地急剧往下坠。

生: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

师:飞机为什么失去平衡?

生:因为飞机遇上一股强烈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机身也蒙上了厚厚的冰甲,所以飞机失去了平衡。

师:我们了解了第二层四句话之间的关系,请同学们想像一下飞机“冻僵”了,“急剧往下坠”,“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的危险情景,有感情地读读这一层的四句话。

(生读课文)

师:看第三层,谁读?其他同学考虑机长让大家做哪几件事?

(生读课文后回答)

生:机长让大家做两件事,一件是命令机械师开舱门,把行李扔下去,另一件是让大家准备跳伞。

师:课文第二段的三层意思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生:第一层写飞机在高空正常飞行,第二层写飞机遇险,这是没有料到的,课文中用了“突然”把一、二层意思联系起来。因为飞机面临着危险,机长才让大家扔行李,准备跳伞。(师出示训练题目:根据第二段的三层意思概括本段的主要意思:1飞机在高空正常飞行。2飞机遇到寒流,情况十分严重。3机长让大家准备跳伞。)

生1:“飞机遇到寒流,情况十分严重”是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生2:我觉得把三层意思连起来才是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生3:我认为第二层,第三层意思连起来就是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师:我同意后两位同学的意见。课文中比较长的段落,我们可以先分层,用综合层意的方法来概括段意。

师:谁能给第二段拟个小标题?

生:飞机遇险。

(师板书:飞机遇险)

紧紧围绕重点,突出段的训练

——《一个降落伞包》教学片断评析

张家口市桥西区教研室 席彬祥

此教学片断有以下特点:

一、重点训练项目明确。中年级阅读教学常常以段的教学为重点项目。在此教学片断中,李老师主要训练学生概括文章的段意,指导学生学习概括文章段意的方法。学习课文第一段时,李老师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并抓住关键词语“乘飞机”“周恩来”“小扬眉”设计了三句话,让学生从中选择一句作为本段的段意。

学生通过分析、判断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这样做既及时地反馈了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程度,又使学生初步掌握了概括段意要抓住主要内容这一规律性的知识。学习课文第二段时,李老师根据这段文字较长、层次清楚的特点和学生不容易把握住主要内容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先给课文分层,概括出层意,理解层与层之间的联系,然后引导学生依据本段的三层意思归纳出本段的段意。这样做使学生认识到较长的段落可以通过分层来把握主要内容。在第二段教学中,李老师还通过让学生回答“你是怎么概括出第二层意思的”,巧妙地考查了学生知识转化为技能的情况。

在段的训练中,李老师始终引导学生把理解段落的内容置于理解全篇文章之中,注意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受,使阅读教学中段的训练从单纯的词句理解中解脱出来,既发展了语言又发展了的思维,产生较好的阅读效果。如:揭示课题后,李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在引导学生概括第一段段意时,又紧紧围绕课文的主要内容、紧扣“乘飞机”和“小扬眉”来确定本段的段意。

二、通过词句训练突出重点训练项目。在段的教学中,李老师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句子的理解和句与句联系的训练。在句子的训练中,又特别注意重点词语的训练。如:在第二段第二层的教学中,李老师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读,说出每句话的意思,在理解了每句话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回答“从哪句话看出情况最严重”。接着,又围绕“平衡”一词讨论了四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①“平衡”是什么意思?②“失去平衡”是什么意思?③从哪些句子看出“飞机失去了平衡”?④飞机为什么失去平衡?这样做为学生准确地掌握本段的主要内容、突出训练重点做了很好的铺垫。
 
 
 

上一页  [1] [2]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以“情”激“情”,增强教学效果
《围绕重点训练项目组织教学》相关文章
  1. 围绕重点训练项目组织教学
  2. 围绕重点训练项目组织教学
  3.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围绕重点训练项目组织教学
  4.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围绕重点训练项目组织教学
  5.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围绕重点训练项目组织教学
  6.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围绕重点训练项目组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