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二、对备课的技术把握有误备课是一门专门的技术,如果对其中的技术把握不到位,就很容易出现技术上的误用。(一)误读课程标准,误读教学目标这种现象在中小学备课活动中时有发生,主要的表现就是,误将课程标准规定的学段目标理解为年级目标、单元目标,甚至课时目标。这显然是不了解课程标准所至,也与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教学大纲规定单元、课时目标有关。(二)误读学情误读学情也是备课中时常发生的现象,我们通过一个案例加以说明。【案例呈现】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反思日记学校举行了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三项基本功之一——课堂教学的比赛,我们中高年级的教师执教的是第十二册《詹天佑》一文。以下是我在上课时的两个片段以及反思。片段一:在揭示课题,交流学过的以人物名字命题的课文有哪些后,我简单作了小结:这些以人物名字命题的文章,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具有崇高的品质,那么你了解的詹天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大家来汇报一下自己收集到的关于詹天佑的资料。我说完后,有两三名同学举手,我又鼓励了几句,但情况并没有大的改变。后来,我叫了两名同学来汇报。片段二:这堂课的重点内容是,我设计了“当我读到()这句
备课中的典型误区及其分析(教学总结),标签:计划总结范文,http://www.51jxk.com
二、对备课的技术把握有误
备课是一门专门的技术,如果对其中的技术把握不到位,就很容易出现技术上的误用。
(一)误读课程标准,误读教学目标
这种现象在中小学备课活动中时有发生,主要的表现就是,误将课程标准规定的学段目标理解为年级目标、单元目标,甚至课时目标。这显然是不了解课程标准所至,也与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教学大纲规定单元、课时目标有关。
(二)误读学情
误读学情也是备课中时常发生的现象,我们通过一个案例加以说明。
【案例呈现】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反思日记
学校举行了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三项基本功之一——课堂教学的比赛,我们中高年级的教师执教的是第十二册《詹天佑》一文。以下是我在上课时的两个片段以及反思。
片段一:在揭示课题,交流学过的以人物名字命题的课文有哪些后,我简单作了小结:这些以人物名字命题的文章,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具有崇高的品质,那么你了解的詹天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大家来汇报一下自己收集到的关于詹天佑的资料。我说完后,有两三名同学举手,我又鼓励了几句,但情况并没有大的改变。后来,我叫了两名同学来汇报。
片段二:这堂课的重点内容是,我设计了“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我感到非常(),因为()。”这个填空。我出示了这个填空,让学生在充分地细读课文第二三段后,来讨论时,我发现举起的手寥寥无几,这样的讨论效果自然是可想而知。
分析:这两个环节的设计,我都有自己的意图。《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第三学段的学生必须初步学会查找资料的办法,要求学生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上课前一天的傍晚,我布置了让学生运用各种渠道去寻找詹天佑的资料的任务。设计上述的填空题,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并能在阅读中有所悟,有所得,尊重他们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本以为这两个环节,都应该给了学生一个积极表现自己的机会,特别是第二个环节,是本堂课的重点,也应当是一个高潮。让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交流中,深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由此来深刻地体会本文的中心: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在上课时,我自己尽可能激情澎湃,而学生却是平静如水。我想造成这样的课堂氛围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教师在备课时,没有备好学生的这一课。虽说上课前,听班主任老师交待过,本班学生不爱发言,但总以为这是六年级学生的通病,在正式课堂上,只要教师稍加引导,启发,情况总会有所转变。于是,就这样轻松上阵了。
反思:要上好一堂课,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备好学生的课,的确很重要。因为学生才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他们的学习现状应该是我们要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特别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班级中上课,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上课教师应当充分了解,然后把这种了解融入到你的课堂设计中去。
(三)忽视或误用课程资源
备课是对教学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直指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而传统意义上只注重“写教案”的备课显然无法满足这一需要。对教学资源合理开发、整合与有效利用,是改善备课活动、促进有效教学的手段。
提到教学资源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教科书、教参等文本资料,其实,这些只是教学资源其中的一部分。教学资源的内涵会随着社会、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可供教学利用的一切事物,物质的、精神的、校内的、校外的、有形的、无形的均可说是教学资源。教学活动不仅是一个认知活动过程,也是一个社会活动过程,教学资源的选择与配置,不应仅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还必须善于营造良好的人际、情感氛围,使教学资源在促进学生心智方面得到和谐、同步的发展,使兴趣、注意、爱好、意志等非智力要素与感知、理解、应用、实践、解决问题等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均得到同步和谐发展。
特别地,备课中要善于利用教科书资源,但是,最容易出现的盲点就是,思路受教材限制,出现教学设计上的盲点。亦即,在教学准备中,教师主要是依据教材、教参,教材和教参确实为教师的备课和授课提供了方便,但往往也束缚了教师的思维,使教师备课时跳不出所使用的教材和教参的固有思路。
为此,教师在备课中,应该先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参阅课本,自行设计方案,教学思路不要受某一版本教材的限制,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不放过任何一点质疑、一颗火花,树立“任何教材都是可以超越的”的思想。
(四)误读教学方式转变
当前,在备课中,经常出现教学方式方法设计中的形式化、片面化的认识。亦即,新课程就是要合作、自主、活动、探究,不探究,不是新课程。于是,出现了从过去的“满堂灌”到“满堂问”发展为今天的“满堂跑”。
其实,教学方式转变的根本在于改善学生的课堂生存环境和学习生态环境。为此,备课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使他们在书本世界中找到其生活世界的影子,把生活世界中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融入到书本知识之中,而且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以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留有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备课不仅要关注学生地位,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激励性的问题或情境。备课不仅要关注学生这一团体特有的、独有的文化,创建师生、生生有效交流互动的平台,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因地制宜,打破单一的集体教学的组织形式。
总之,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备好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和保障。克服备课中的困难和盲点,走出误区,才能切实提高备课质量和教学效果。
上一页 [1] [2] [3]
Tag:语文计划总结,计划总结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计划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