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教学实录《泪珠与珍珠》课堂实录(人教版高二必修)» 正文

《泪珠与珍珠》课堂实录(人教版高二必修)

[10-16 16:59:51]   来源:http://www.51jxk.com  教学实录   阅读:8456

概要:学生没有回答。教师:你看《红楼梦》而流泪,我却不会,惭愧,到现在我都没看完《红楼梦》,那么你们说这泪是为谁而流呢?生:为自己。教师:亲子泪和分离泪为谁?生:自己的亲人。教师:而后面的慈悲泪和感恩类则是:生:为人类而流。教师:任何一个教人向善的观点,或者说宗教,都有一个原则,就是推已及人,从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到基督教导大家“爱你的邻居甚至爱你的仇人”,无非是谈这一点。文章开始的泪而自己而流,到为自己的孩子而流,这已经是无私,伟大,纯洁的泪。再到对自己的生命,事业,追求。但是我们看到的流泪的范围是越来越宽,宽到最后是慈悲泪与感恩泪。这时候我想起一个问题:刚才大家说自己的流泪经历的时候,好象有一种泪始终没有怎么说啊,是哪一种呢?生:慈悲泪教师:是大家都没有慈悲之心吗?我想问一个问题:在座诸位,走到街上如果看到乞丐,不给钱的或者一般不给钱的举手!大多数学生举手。(老师也举起了手,学生笑了)。教师:我也算一个,我从我见到的第一个乞丐,我就没有给钱,甚至还嘲笑过给钱的同事。你们说一下咱们是不是没有慈悲之心?生:我认为不给他们钱不代表没有慈悲心。如果他想走向成功,就

《泪珠与珍珠》课堂实录(人教版高二必修),标签:教学实录范文,http://www.51jxk.com
学生没有回答。
教师:你看《红楼梦》而流泪,我却不会,惭愧,到现在我都没看完《红楼梦》,那么你们说这泪是为谁而流呢?
生:为自己。
教师:亲子泪和分离泪为谁?
生:自己的亲人。
教师:而后面的慈悲泪和感恩类则是:
生:为人类而流。
教师:任何一个教人向善的观点,或者说宗教,都有一个原则,就是推已及人,从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到基督教导大家“爱你的邻居甚至爱你的仇人”,无非是谈这一点。文章开始的泪而自己而流,到为自己的孩子而流,这已经是无私,伟大,纯洁的泪。再到对自己的生命, 事业,追求。但是我们看到的流泪的范围是越来越宽,宽到最后是慈悲泪与感恩泪。
这时候我想起一个问题:刚才大家说自己的流泪经历的时候,好象有一种泪始终没有怎么说啊,是哪一种呢?
生:慈悲泪

教师:是大家都没有慈悲之心吗?我想问一个问题:在座诸位,走到街上如果看到乞丐,不给钱的或者一般不给钱的举手!
大多数学生举手。
(老师也举起了手,学生笑了)。
教师:我也算一个,我从我见到的第一个乞丐,我就没有给钱,甚至还嘲笑过给钱的同事。你们说一下咱们是不是没有慈悲之心?
生:我认为不给他们钱不代表没有慈悲心。如果他想走向成功,就必须靠自己去奋斗,不应该靠别人。他应该创造自己的价值,而不是靠别人。
教师:换言之,给不给乞丐钱并不代表是否有慈悲心,因为真正的慈悲是一种爱,一种对整个人类的悲悯情怀。
教师:刚才咱们在作者的引导下去体会了如此多的泪珠,或者说珍珠,我在想一个问题:如果说这些泪珠都是珍珠的话,作者是用什么将这些珍珠贯穿在一起的呢?大家看看课文,有一句话……
生:眼泪流多泪水而愈清明,心灵因多流泪水而愈温厚。。。。
教师:这句话出现了几次?
生:三次。
教师:对,作者就是用这根线,将这些闪光的珍珠串在了一起,给我们展示了人类心灵中最美好的一面。用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有爱的泪珠,就是珍珠。
在现在这个社会,我们有太多的理由冷漠,但是我觉得我们不能够因为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而抹杀我们应该有的感恩慈悲之心。慈悲之情应该是一种源于内心的爱,善,与正直。当你把爱善施与世界上应该施与的人的时候,这才是慈悲,这时候,你的泪珠就是珍珠。
下面我给大家看的是我们很多同学可能看过多次的图片。但是,即使这样,我也要请大家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心灵去想,无论如何,要记住,这些东西始终在咱们身边,因为咱们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
(播放图片,配乐为《辛德勒名单》中的小提琴独奏曲,据说许多老师和学生哭了,但是我没有看见。)教师:也许到最后,人类能够拯救这个世界的,只有泪水。
下课!
    教师自评:这堂课实际上是在与李镇西、铁皮、毓君、瘦羊诸位师友多次切磋探讨之后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改变的一种尝试。在以前,我比较习惯于“满堂灌”,注意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或者借题发挥,而被一些老师批评为“脱离文本”,《短歌行》和《五人墓碑记》即属此类。在这堂课中,我有意识地注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引导,不以深刻为课堂的唯一目标,而以学生能达到的高度为自己的参照。从李镇西老师那里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学”为目标而不是“老师教”为鹄的,从铁皮那里学习对学生道德观的培养,树立人类意识,从毓君那里学习如何与学生对话,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从瘦羊那里学习干净凝练的课堂语言和潇洒自如风趣幽默的课堂风度,既然是从四个人身上学习优点,所以难免“四不象”,呵呵!
    但是这堂课也并不意味着我就放弃了自己“满堂灌”的观点,我想,如果用我平时习惯的方法上,或许会更好,因为一个老师的教学方法,与其知识背景、知识结构、习惯个性以及课文特点、学生情况是分不开的。
   这堂课我最满意的其实还是自己的课件,尤其是最后的图片展示,配以《辛德勒名单》中的小提琴独奏,如泣如诉,我自己在下面制作的时候,每次都被打动。后来有老师说,音乐一起,意境全出,许多老师和学生都流泪了。其实,悲悯之心人人都有,只是看何时何地被激发出来罢了。
   

上一页  [1] [2] 


Tag:教学实录教学实录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教学实录
上一篇:拿来主义教学实录。(苏教版高一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