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教学设计《说木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正文

《说木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10-16 17:18:46]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8804

概要: 《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5册第3单元,本单元所选都是文艺评论和随笔,或探究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美学现象,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阅读这些文章,能打开我们的思路,启发我们去探究某些问题。 《说“木叶”》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 本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 一、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习古代诗歌语言富于暗示的特点 ,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 歌的能力。并积累古诗句。 2、 能力目标: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方法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3、 情感目标: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二、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 1、走进课文,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言的富于暗示的特点,来解读诗歌语言的内涵和意境。 2、走出课文,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

《说木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标签:教学设计范文,http://www.51jxk.com



  《说木叶》这篇课文选自高中语文第5册第3单元,本单元所选都是文艺评论和随笔,或探究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美学现象,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阅读这些文章,能打开我们的思路,启发我们去探究某些问题。 
《说“木叶”》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木叶”而不用“树叶”,又由“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从而阐发了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 
    本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由此看出本文思路比较清晰。 
一、依据教学大纲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习古代诗歌语言富于暗示的特点 ,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       歌的能力。并积累古诗句。  
    2、 能力目标: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方法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3、 情感目标:借助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二、本文的教学重点就定为 
1、走进课文,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言的富于暗示的特点,来解读诗歌语言的内涵和意境。 
2、走出课文,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做为一个例子。本课教材的淡化体现为课外的内容将要占到课时的一半。 
三、本文的课时为1课时 
四、教学方法为:归纳总结,讨论交流,拓展延伸 
教学流程 : 
     一、导语:我设计的导语是:“袅袅兮秋风,洞庭兮木叶下”“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辽阳”“无边落木萧萧下,不见长江滚滚来”……众多名句,为何如此青睐木叶呢?什么是“木叶”呢,由木叶又可嗅出怎样的气息呢?此导语在于用书中优美的诗句入题,创造一种美的意境,再进行设疑,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第二个环节是提出问题,确定学习重点。 
课前学生做过预习,提出的问题采用先宏观,后微观的方式,这样便于学生先把握住文章的大方向,再在细枝末节上去深入地求证、印证中心,进而对课文有个准确的理解。 
宏观问题是: 
1、 作者发现了一个文学现象,是什么。 
中国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 
2、 文章题目为“说‘木叶’”,为了说得有序,说得深透,本文采用了句首标义法,每段开头都用一句话领起下文,容易让读者把握“说”的要领。请默读全文,抓住一些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 
1-3段:“木叶”为诗人所钟爱。 
4-6段:“木”被人喜欢的两个原因 
7段:总结 
经过四个到六个学生的回答,教师加以总结。这样处理教材可以练习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让他们能够高屋建瓴地来把握文章,提纲挈领,切中肯綮。 
微观问题是 : 
1、我们可以看出“木叶”与“树叶”相比,有两个艺术特征,请大家在文章中找出来。 
(1)木叶,本身就含有落叶的因素。 
(2)木,不但让人想起树干,还能让人想到木的颜色。 
2、 这两个艺术特征,谁能用课文中的一个3字词语概括一下? 
暗示性 
3、 我们大家一起把眼睛闭起来,想象一下“木叶”给我们的暗示,(轻念)斑白的树干、枯黄欲落的树叶、冷风中瑟瑟飘零……为什么“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现在你明白了么? 
因为“木”有“疏朗”和“枯黄”的暗示内涵,所以就有了“深秋”的意味,而“树”则没有。 
三、第三个环节是分析品味: 
(一)首先我设计了一道关于填补“树或木”的一组诗歌。意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青青    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碧玉妆成一    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野旷天低   ,江清月近人。 
枯藤老   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一   寒梅白玉条,迥离村树傍溪桥。 
碧玉妆成一   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磨痕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唐•韩愈 晚春) 
枯木傍溪崖,由来岁月赊 
草木无情亦可嗟,重开明镜照无涯。 
(二)和学生一起就文中涉及的例句进行精到的理解。如第一处“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句诗写屈原看到秋风中飘零的树叶感伤自己的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这个意象是一棵美好的树,自然而然让人想到一棵形态美好、仪态万千的树,这是屈原对自己高洁品格的暗示。这时教师尽量少数或不说,让学生自己品味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让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分析意象,准确把握意象表达的情意,这个环节意在通过练习咬文嚼字使学生感悟诗歌语言精妙的表达效果,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见解,通过讨论达到共鸣。  
    四、第四个环节是课外拓展。只要一提到“木”字大家就会想到在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引发人们的感伤情绪。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稳定的感情色彩,这时引入梅和柳两个意象。 
比如说梅的意象,让学生说出它代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品质和情绪。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让学生看这几句咏梅的诗歌,对梅的意象进行分析讨论。 
第二个意象是柳,柳,又名杨柳,可种可插,极易成活。“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从这句俗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柳的生命力多么旺盛。柳树姿态优美、秀色可餐,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 
柳是春的使者。 
韩翃在《寒食》中写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人贺知章有一首《咏柳》名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歌问得新奇,答得有趣,精妙传神,洋溢着春天的气息,充满了对春的喜爱之情。 
清代高鼎的《村居》这样描绘春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歌前两句写草长莺飞、醉柳拂堤的景色,后两句写一群活泼儿童飞纸鸢的情景。短短四句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饶有趣味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图景。 
柳条藤蔓系离情。 
最早写柳的诗,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作者以轻柔优美的杨柳,反衬辞别家园的依恋伤感之情。从此,柳就与送别结下了不解之缘,加上“柳”与“留”谐音,所以就有了折柳相送的习俗。 
隋代无名氏的《送别》:“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诗歌先写青青的杨柳,再写漫漫的飞絮,然后以折尽柳条来表达希望亲人早日归来的美好愿望。 
唐代山水诗人王维有一首非常有名的送别诗《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场雨过,轻尘不起,房舍青青,沐雨后的杨柳清新翠绿。后两句笔锋一转,以美酒劝慰友人,方把“送”意表露。这是一幅十分感人的送别情景。 

[1] [2]  下一页


Tag: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孔雀东南飞》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