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教学设计《木兰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 正文

《木兰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

[10-16 17:18:46]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8437

概要:七年级语文第10课《花木兰》问题训练单一、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按示例各举一例。(1)借代:(2)互文:(3)对偶:(4)排比:二、对诗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形容北方苦寒,极言战地生活的艰辛,以环境衬托主人公勇敢坚强的性格。B.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北方的寒冷气候,衬托战地生活的艰辛。C.每天夜里站岗放哨,听着打更的声音,受着严寒的袭击,突出北方战场的苦寒。D.形容北方天气的严寒,战斗生活的艰苦,突出主人公的勇敢坚强。三、议一议(分析木兰形象)。木兰是人人皆知的女英雄,又是普通的女性。1.诗中那些细节描写了木兰的女英雄形象?2.那些细节又描写了她的女性心理?3.作者是刻画她英雄形象笔墨多一点,还是作为一个普通女性写得多一些?为什么要这样写?4.这一形象的意义何在?四、交流(写作特色)。1.这首叙事诗在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2.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三句运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你知道是什么

《木兰诗》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标签:教学设计范文,http://www.51jxk.com

七年级语文第10课《花木兰》问题训练单
一、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按示例各举一例。
(1)借代:

(2)互文:

(3)对偶:

(4)排比:

二、对诗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形容北方苦寒,极言战地生活的艰辛,以环境衬托主人公勇敢坚强的性格。
B.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北方的寒冷气候,衬托战地生活的艰辛。
C.每天夜里站岗放哨,听着打更的声音,受着严寒的袭击,突出北方战场的苦寒。
D.形容北方天气的严寒,战斗生活的艰苦,突出主人公的勇敢坚强。
三、议一议(分析木兰形象)。
木兰是人人皆知的女英雄,又是普通的女性。
1.诗中那些细节描写了木兰的女英雄形象?


2.那些细节又描写了她的女性心理?


3.作者是刻画她英雄形象笔墨多一点,还是作为一个普通女性写得多一些?为什么要这样写?


4.这一形象的意义何在?


四、交流(写作特色)。
1.这首叙事诗在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2.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三句运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你知道是什么吗?

      小组评价:                 学生评价:                   老师评价:

七年级语文第10课《花木兰》问题测验单
班级:              设计者:           审核人:      

一、翻译下列诗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二、下列诗句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D: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三、出自这首诗歌第三段的成语是(       ),其意思是(                         )。

四、拓展延伸。
1.历史上不独有花木兰这一个巾帼英雄,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让我们仰慕。你还能再举出一些中外历史上巾帼英雄的例子吗?



2.古代描写战争的诗歌有很多,你能写出几句描写战争的诗歌吗?










          小组评价:                 学生评价:                   老师评价:
 

沫沫

上一页  [1] [2] 


Tag: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自嘲》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七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