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本文写景抒情时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2、过程与方法:认真研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文章的思路;诵读课文,欣赏文章的语言美,找出有关语句,分析运用种种修辞的作用及其效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本文以小见大,自然巧妙地揭示出的人生哲理;体会作者关注生活,永远对生活充满信心,关爱生命,自我砥砺,自奋自强的情怀。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深沉的感情,明白作者由紫藤萝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慨;学习和揣摩优美的语言。2、难点:作者由花的盛衰感悟的人生哲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生命的思想。教学设想:1、本文是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这种观察、感受、联想、思考对人的启迪是显而易见的,但对初二学生仍有一定难度。所以课前可布置预习题:(1)画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写景段落,并根据自己的理解为它配上插图。(2)搜集描写某一景物的诗句或语段,并从借景抒情方面作简要评价。2、本文可以采用感悟、研读、赏析、反思、拓展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层层深入感受到生命的思考。仔细观察、思考,都
紫藤萝瀑布(苏教版八年级必修教学设计),标签:教学设计范文,http://www.51jxk.com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本文写景抒情时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2、过程与方法:认真研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文章的思路;诵读课文,欣赏文章的语言美,找出有关语句,分析运用种种修辞的作用及其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本文以小见大,自然巧妙地揭示出的人生哲理;体会作者关注生活,永远对生活充满信心,关爱生命,自我砥砺,自奋自强的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深沉的感情,明白作者由紫藤萝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慨;学习和揣摩优美的语言。
2、难点:作者由花的盛衰感悟的人生哲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生命的思想。
教学设想:
1、本文是由藤萝引向生命的思考,这种观察、感受、联想、思考对人的启迪是显而易见的,但对初二学生仍有一定难度。所以课前可布置预习题:(1)画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写景段落,并根据自己的理解为它配上插图。(2)搜集描写某一景物的诗句或语段,并从借景抒情方面作简要评价。
2、本文可以采用感悟、研读、赏析、反思、拓展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层层深入感受到生命的思考。仔细观察、思考,都可以从中悟到生命的真谛。同时可以采用画面进行直观教学,通过故事和名言等教学手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强对人生的感悟。。
3、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了解作者及其写作背景,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3、研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文章的思路。
课前学习:1、查字典,自行解决课后生字;查阅作者生平资料,了解文章写作背景。
2、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
1、佛家说: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一株不起眼的紫藤萝引起作家宗璞的关注,她又从这花中感悟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宗璞的《紫藤箩瀑布》。
2、学生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
宗璞(1927~),原名冯钟璞,当代女作家,为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友兰之女。其小说《弦上的梦》1978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生石》获1977~197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创作了大量游记、散文,《西湖漫笔》、《紫藤萝瀑布》、《丁香结》、《水仙辞》、《三松堂断忆》等,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组织学生自读课文,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是一株怎样的藤萝。
2、这是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3、文章由事入理,阐发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那么,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划分结构层次。
学生讨论交流:
文章以“我”对盛开的紫藤萝的感情变化为线索,从抒写赏花之情到惜花之憾再到思花之感。
Ⅰ(1-6段):描写了紫藤萝盛开的状貌。花瀑-花穗-花朵,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赏花。
Ⅱ(7-9段):睹物释怀,心上的焦虑和悲痛化为精
补充与创新
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惜花。
Ⅲ(10-11段):点明主旨,由花及人。由具体的感受到理性的思考,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悟花。
三、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文是一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有富有哲理的状物散文,组织学生细读课文,深切体会作者寓于文中的深刻哲理。
1、宗璞一家,在“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疑惑”和“痛楚” “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她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小弟去世),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看看本文是怎样把赏花与生命感悟联系在一起的?
学生讨论交流。
2、作者使用以小见大的写法,从一树盛开的紫藤萝感悟到了生命的意义,你能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马?
(1)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2)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
3、请你归纳以下本文的主题思想:
不要求统一的答案,说出大概意思就行。
四、课堂小结
是啊,文章看似赏花,其实是写社会,讲哲理,它虽然平凡而柔弱,却有着生命的尊严与蓬勃。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热爱生活,投入到生活当中去呢?
这是一幅极为精细的工笔画,就是丹青妙手,也未必能穷尽它所饱含的意蕴。细细品味,你会发现作者倾注其间的一种深沉而欢乐的旋律自天而降,弥漫于整个框架之中。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吧?(听配乐朗读《紫藤萝瀑布》)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欣赏文章的语言美;学习本文写景抒情时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找出有关语句,分析运用种种修辞的作用及其效果;
2、感悟本文以小见大,自然巧妙地揭示出的人生哲理;体会作者关注生活,永远对生活充满信心,关爱生命,自我砥砺,自奋自强的情怀。
课前学习:1、熟读课文。
2、复习《幽径悲剧》中描写紫藤箩的段落。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指定学生诵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赏析语言,体悟感情
指导学生研读课文,思考问题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
色:一片辉煌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2、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补充与创新
先写每一穗花,再写每一朵花。(先写花穗的色彩,然后写花的形状,最后写花的香味)
3、找出作者描写紫藤萝的树和花运用拟人和比喻修辞手法的语句,分析其好处?
归纳:本文广泛使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细腻传神地描绘了紫藤萝花的胜景,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4、文章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反衬眼前这片紫藤萝花的生逢其时,从中曲折地反映出时代的发展变化、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轨迹,这样写为引出作者的深入思考作了铺垫。请找出来,体会其作用。
三、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1、出示《幽径悲剧》中描写紫藤箩的段落,请同学与本文中的藤萝进行比较。
2、季羡林与宗璞都经历过十年浩劫,为何他们的紫藤萝的情感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两位作家的藤萝情节。
3、同样是一株草,一棵树,一丛花,为什么有的人视而不见,有的人浮想联翩?同样是游览名胜古迹,为什么有人只感到好玩,有人却看到了文化、历史?你想过这样的问题吗?你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回答吗?
让学生学会发现、观察、思考、感悟身边的事。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生活的道理。
4、文中的紫藤萝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它可以说是一曲生命之歌。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花草树木以某种象征意义。你能从你掌握的诗词中找一些这样的句子马?
如:莲:
竹:
梅:
[1] [2] [3] 下一页
Tag: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