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教学设计《寻找时传祥》教学设计2(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正文

《寻找时传祥》教学设计2(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10-16 17:18:46]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8531

概要: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掌握字词,体味人物通迅的基本特点。过程与方法:在合作探究中感受人物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时传祥勤劳、正直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味人物通迅的基本特点。教学难点:在合作中探究感受时传祥正真、敬业。教学流程一、导语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一个普通的掏粪工人,成了名闻天下的劳模,享誉京城的知名人物,国家主席刘少奇和总理周恩来接见了他,热情地握住他精糙的手,北京副市长万里也曾背起粪桶,跟着他学背粪,一时间传为佳话,这个人就是时传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通知——《寻找时传祥》。二、检查预习1、疏通字词诚挚(zhi) 黯(an)然人海茫茫 人事沧桑2、写作背景介绍三、整体感知(一)阅读全文,明确以下问题:(1)本文报道了时传祥怎样的经历遭遇?(2)全文三个部分各侧重于介绍哪个方面?(3)时传祥具有怎样的精神?(二)交流归纳,学生发表自己见解(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从课文提取信息)归纳写作思路1、交待历史背景材料,为人物命运营造环境2、具体事例写时

《寻找时传祥》教学设计2(语文版八年级必修),标签:教学设计范文,http://www.51jxk.com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掌握字词,体味人物通迅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在合作探究中感受人物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时传祥勤劳、正直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味人物通迅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在合作中探究感受时传祥正真、敬业。

教学流程
一、导语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一个普通的掏粪工人,成了名闻天下的劳模,享誉京城的知名人物,国家主席刘少奇和总理周恩来接见了他,热情地握住他精糙的手,北京副市长万里也曾背起粪桶,跟着他学背粪,一时间传为佳话,这个人就是时传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通知——《寻找时传祥》。
二、检查预习
1、疏通字词
诚挚(zhi)       黯(an)然
人海茫茫            人事沧桑
2、写作背景介绍
三、整体感知
(一)阅读全文,明确以下问题:
(1)本文报道了时传祥怎样的经历遭遇?
(2)全文三个部分各侧重于介绍哪个方面?
(3)时传祥具有怎样的精神?
(二)交流归纳,学生发表自己见解(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从课文提取信息)
归纳写作思路
1、交待历史背景材料,为人物命运营造环境
2、具体事例写时传祥的敬业、实在侧重写时传祥下直本份。
3、时传祥精神:敬业、本分、实在、正直
三、质疑探究
1、课题为什么用“寻找”一词?
2、作者写一篇“过时”通迅,怎样写?请合“重访精神高原活动,思考作者的用意(学贵有疑,启发学生深层次的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发言后明确,“寻找”:
1、发掘时传祥身的精神,呼唤人们像他学习。
2、含蓄指出人们对美好精神的向往。
3、同学谈
四、教师评点归纳
五、作业
1、结合现实生活,谈谈我们现在是否需要时传祥精神?应该怎样体现时传祥精神。
2、课外收集时传祥材料


板书设计
    
寻找时传祥
          孙德宏
         时传祥精神             “一人脏换来万家净” 
                                 敬业、实在、正直、本分
                                    
时代呼唤 






课题《寻找时传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领悟主题的深刻,内涵丰厚。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中体会“于朴素中见奇崛,于平实中显机锋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时传祥精神实质,在新时代实实在                            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
教学重点:领悟主题的深刻,内涵的丰厚;领会文章表达的                                 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领会质朴,平实的语言特点

教学流程
一、导语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时传祥的材料,进一步谈体会。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感知、理解作品内容及作品的写作意图,领会了时传祥身上的劳模精神,这种精神在现在仍闪烁着时代光芒,今天我们继续走近时传祥。
二、具体探究
(一)阅读第一部分,思考:这部分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字里行间抒发了怎样心情?
学生合作探究
求助探讨
教师解读
(二)研究第二、三部分,体会新闻“事实说话”的基特征,作者在几十年后如何重现当年的情景?重点写了哪些事迹?
1、学生讨论交流
2、深层次探讨
3、交流评价
三、探究本文表达一个怎样的主题?结合写作背景“重污精神高原”活动,探讨现实意义
(一)学生合作探究,小组交流互相评价
(二)学生发表见解:再次交流,教师评价、总结
时代需要时传祥精神……
四、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学生谈(结合课文)
老师归纳
(语言平实、朴素、用事实说话,然而,字里行间的情感鲜明、含而不露)
五、拓展延伸:
1、时代在变化,像时传祥那样的城里陶粪工人现在已不多见,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2、你身边有时传祥这样的人吗?结合事例谈一谈。
六、总结
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中,掏粪工是个已经消失了的行业,但只要存在社会分工,行业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也仍然会有苦、累、脏的工作,因此,时传祥“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并没有过实,我们仍然需要像时传祥那样正真、敬业、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
七、布置作业:
写一篇人物通迅

板书设计:
寻找时传祥
      孙德宏

      用事实说话       厕坑捞砖、垒墙
                       自我加压、增加强度
                                 坚持扫村里大道
主题深刻   ——   勤奋劳动,真诚待人永远不变
语言质朴   ——   平实朴素,情感强烈




 
Tag: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送别》教学设计(语文版八年级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