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教学设计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关注科学)教学设计» 正文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关注科学)教学设计

[10-16 17:20:20]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8761

概要:后问—要从态度、条件、方法等方面回答——态度:(自信)任何人都能成为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条件:学识渊博(扎实的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组合不同概念;方法:转换视角法,组合法,顿悟法,积累法等。师:请同学们对自己或他人在创造力方面进行评估,说出以后在创造力方面的打算。教师鼓励为主,引导学生开发创造性思维。五、思维训练:1、“自古英雄出少年”,司马光小时候,与一群儿童一起玩球,球掉进了树洞中,洞很深,司马光让儿童们不停的往里面倒水,终于球浮了起来。(假设:a、如果洞里是沙地,灌水行不行?b、如果洞底恰好和人家的建筑相通,你认为最经济的方法是什么?)2、砖头有什么用处?(不得少于三种)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展示独特与创造性。六、布置作业:1、练习:一、二;2、《训练册》3、这篇课文对你有何启发,请以“告别唯一”为题写一则短文(300字)。七、教后反思:二十、宇宙里有些什么郑文光教学目标:1.了解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特点。2.学会课文中用到的说明方法。领会课文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好处。教学重难点:1、学会课文中用到的说明方法。2、领会课文语言准确、简明、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关注科学)教学设计,标签:教学设计范文,http://www.51jxk.com
后问—要从态度、条件、方法等方面回答——
态度:(自信)任何人都能成为富有创造精神的人;
条件:学识渊博(扎实的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组合不同概念;
方法:转换视角法,组合法,顿悟法,积累法等。
师:请同学们对自己或他人在创造力方面进行评估,说出以后在创造力方面的打算。教师鼓励为主,引导学生开发创造性思维。
五、思维训练:
1、“自古英雄出少年”,司马光小时候,与一群儿童一起玩球,球掉进了树洞中,洞很深,司马光让儿童们不停的往里面倒水,终于球浮了起来。(假设:a、如果洞里是沙地,灌水行不行?b、如果洞底恰好和人家的建筑相通,你认为最经济的方法是什么?)
2、砖头有什么用处?(不得少于三种)
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展示独特与创造性。
六、布置作业:
1、练习:一、二;
2、《训练册》
3、这篇课文对你有何启发,请以“告别唯一”为题写一则短文(300字)。
七、教后反思:


二十、宇宙里有些什么
郑文光
教学目标:
1.了解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特点。
2.学会课文中用到的说明方法。领会课文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1、学会课文中用到的说明方法。
2、领会课文语言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好处。
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进行读、疑、研、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我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请问,这是谁说的?(巴金)
对,连巴金也对星空天体发生莫大的兴趣,你们想不想知道宇宙里到底有些什么?  现在让我们跟着郑文光先生到宇宙里去遨游、探索吧!我们会从中学到许多知识、受到许多启示的! (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问题)——
1.这是一篇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你能来说说,学习说明文应抓住几点来学吗? 
2.请找出有关分别介绍恒星、星云、银河系、恒星系的段落。
3.找出星云、银河系、恒星系的特点,并且画出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4.文章语言准确生动,你能从课文中举例分析吗? 
5.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这样的顺序有什么好处? 
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学习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这是一篇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你能来说说学习说明文应抓住几点来学吗? 
明确:(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要有说明顺序,要有恰当的说明方法。) 
2.请找出有关分别介绍恒星、星云、银河系、恒星系的段落。
明确:(恒星:第2—9段,星云:第10—ll段,
银河系:第12—14段,恒星系:第15一18段。) 
3.找出星云、银河系、恒星系的特点,并且画出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星云特点是运动发展的,银河系是丰富多彩的,
恒星系是可以认识和征服的。)    
(文中的说明方法很多。只要学生能抓住几种来分析
即可。) 
4.文章语言准确生动,你能从课文中举例分析吗? 
明确:(教会学生分析说明文的语言。)    
5.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这样的顺序有什么好处? 
明确:(是按由近到远,由已知到未知的说明顺序。
用这种顺序便于人们从熟悉的事物了解不熟悉的事物,达到清楚地了解宇宙空间的目的。) 
五、梳理巩固:
学生讨论没解决的问题,并谈谈收获。(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学生能说出某些方面就应给予肯定。) 
六、拓展训练:(如果有时问可在课堂上进行,如没有时间可不必进行。) 
1、做《思考训练》中“拓展阅读”部分。
七、布置作业:
1、练习:一、二;
2、《训练册》
附:板书设计
《宇宙里有些什么》
郑文光
说明对象特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恒星辽阔无边的近作比较形象
星云运动发展的列数字准确
宇宙
银河系丰富多彩的打比方生动
恒星系可以认识和征服的远
八、教后反思:


二十一、《梦溪笔谈》二则
沈括
教学目标:
1、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
2、学习常见的文言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常见的文言词语
2、古代的科学成就对我们的启发
学法指导:
查阅相关资料、对照注释疏通课文、讨论作品意义。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查阅沈括及其《梦溪笔谈》的有关资料。
2、预习字词,通读课文。
3、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并思考。
教学步骤:
一、由镇江的梦溪园导入。
二、交流有关预习内容。
三、讨论学习《以虫治虫》
1、对照注释,自己疏通课文:
对照注释,通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字词,查工具书或提出疑问。
2、集体朗读,学生翻译课文:
提示重点字词句:
▲界:地域,范围。
▲方为秋田之害:正在危害秋田里的庄稼。方,正、正在。为,成为。害,危害。
▲千万蔽地:成千上万,遍地都是。蔽,遮盖。
▲悉:全、都。皆:全、都。
▲岁以大穰: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岁,年成。以,因。大穰,庄稼大丰收。
3、结合“探究、练习:一”,讨论作品意义。
明确:
《以虫治虫》反映了我国古代利用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的情况。这种方法不仅促进农业增产,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在今天更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完成“练习”一。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检查复习《以虫治虫》。
2、交流有关预习内容。
3、讨论学习《梵天寺木塔》
教学步骤:
一、对照注释,自己疏通课文:
对照注释,通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字词,查字典或提出疑问。
二、集体朗读课文,学生翻译课文:
提示重点字词句:
▲布:铺、排。▲故如此:所以这样。
▲贻以金钗:即以金钗贻(之),把金钗送给她。
▲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但,只。讫,终了,完毕。实,使坚实。
▲人皆伏其精炼:人们都佩服他的高明。伏,通“服”,佩服。其,他。
三、结合“探究、练习:二”,探究本文在人物刻画上的特点。
提示:
《梵天寺木塔》写人着墨不多,却很生动。工匠的“密使其妻”和喻皓的“笑”都很传神的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工匠对于塔动这一情况束手无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又不失面子,于是“密使其妻”去见喻皓的妻子,请求喻皓的帮助。这一行动把匠师的用心良苦表露无遗。喻皓的“笑”则表现了他解决这一问题的轻松,胸有成竹。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探究、练习”二、三;
3、《训练册》
五、教后反思:


诵读欣赏:《论语》八则
一、教学目的:
1.体会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2.了解古代语录体散文的特点。
3.诵读欣赏。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基本字词的含义
2.理解其中蕴涵的思想内容。
三、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古人谈学习的成语、明言、警句,
在课上交流。
2.准备本课的朗读磁带,收录机。
3查找《论语》、孔子等有关文化常识的资料。
四、教学安排:一课时。
五、学法指导:
1、指导朗读,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含义。
2、背诵积累,要求熟读成诵,正确默写,并能灵活运用。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古人谈学习的成语、明言警句,抓住其中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举一反三”等成语引入《论语》。
(二)、教师简介《论语》、孔子等有关文化常识,播放朗读磁带,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并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三)、诵读欣赏。
1.学生齐读。
2.教师针对齐读中存在的问题一一指正;范读;领读。
3.听朗读磁带,自读两遍;齐背一遍。
4.教师指导美读,指名学生朗读。
(四)、翻译理解:
指名学生翻译,教师适当点拨,扼要分析,最后归纳总结。
(五)、课堂巩固:
分组进行背诵默写比赛。
(六)、作业:


1、写一则读后感。
写作(说明小制作)
一、教学目的:
学会说明小制作,掌握其说明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第六单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