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语文教学设计《将进酒》教学设计» 正文

《将进酒》教学设计

[10-16 17:20:20]   来源:http://www.51jxk.com  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8768

概要:别人:“如果我醉死,就挖坑埋掉。”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就是为“饮者”留名的最好明证。 问:历史上有那么多寂寞的“圣贤”,留名的“饮者”,李白为何单说曹植呢? 明确:因为李白与曹植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诗才敏捷,才华横溢,遭受排挤和压抑而命运坎坷,大志难酬而沉溺酒乡。曹植《名都篇》中有“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的诗句,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问:李白不过是元丹丘、岑勋招饮的客人,而他却高踞一席,反客为主,颐指气使,怪责主人少钱缺酒,缺乏“千金散尽”的豪气,提议“典裘当马”换取美酒,一醉方休;而且“呼儿”“与尔”口气甚大,狂放无礼,让人简直搞不清谁是“主人”,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李白本性狂放洒脱,加之“他乡遇故知”的兴奋和已酩酊大醉,以至“忘形至尔汝”。最主要的是诗人与朋友的关系非同一般,非“尔汝相称”的豪迈知交不能如此。 问:李白自称“我本楚狂人”,杜甫说他“痛饮狂歌空度日”,如何理解李白的“狂放”? 明确:这一方面是李白追求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本性使然;同时李白用这种让世人难以理解的“狂放不羁”,表达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不合理秩

《将进酒》教学设计,标签:教学设计范文,http://www.51jxk.com

别人:“如果我醉死,就挖坑埋掉。”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就是为“饮者”留名的最好明

证。

    问:历史上有那么多寂寞的“圣贤”,留名的“饮者”,李白为何单说曹植呢?

    明确:因为李白与曹植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诗才敏捷,才华横溢,遭受排挤和压抑而

命运坎坷,大志难酬而沉溺酒乡。曹植《名都篇》中有“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的诗句,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问:李白不过是元丹丘、岑勋招饮的客人,而他却高踞一席,反客为主,颐指气使,怪

责主人少钱缺酒,缺乏“千金散尽”的豪气,提议“典裘当马”换取美酒,一醉方休;而且

“呼儿”“与尔”口气甚大,狂放无礼,让人简直搞不清谁是“主人”,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李白本性狂放洒脱,加之“他乡遇故知”的兴奋和已酩酊大醉,以至“忘形至尔

汝”。最主要的是诗人与朋友的关系非同一般,非“尔汝相称”的豪迈知交不能如此。

    问:李白自称“我本楚狂人”,杜甫说他“痛饮狂歌空度日”,如何理解李白的“狂放”?

  明确:这一方面是李白追求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本性使然;同时李白用这种让世人难以

理解的“狂放不羁”,表达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不合理秩序的蔑视挑战。他在长安时即以

“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等玩世不恭的狂态

表达不被重用的不满。杜甫在怀念李白的《不见》一诗中写道:“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只有像杜甫这样的伟大诗人,才

能对另一个伟大诗人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和爱惜。

    问:诗的最后一句“与尔同销万古愁”,与开篇的“高堂明镜悲白发”首尾照应,有何

作用?

    明确:一“悲”一“愁”遥为呼应,余韵深远,强化了整首诗的悲愁愤激的氛围。李白

本欲借酒浇愁,但“斗酒难消块垒愁”,正像他自己所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

愁”,无奈之下只得“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5.小结诵读。纵观全诗,围绕一“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1—4句)→乐观(5—

8句)→狂放(9—14句)→愤激(15—22句)→更狂放(23—27句)→愁苦(28句)(板书),

潜藏在酒话底下的郁怒不平之气,如黄河之水,奔涌迭宕,一泻千里。

    学生齐读全诗;分角色诵读;背诵全诗。

    四、比较阅读。提供李贺的《将进酒》和歌剧《茶花女》中的《饮酒歌》,比较体会不

同诗人和不同民族写同一题材所表现出的不同风格。

    五、书面作业。学生联系生活和自身实际,谈谈对“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理解和认识。

    附板书设计:(见附图)



    (作者单位:山东兖州市一中 272100)

 作者邮箱: 

上一页  [1] [2] 


Tag: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范文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月上柳梢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