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范文写作总结报告计划规划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到2017年总体规划纲要(条2部分)» 正文

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到2017年总体规划纲要(条2部分)

[05-14 01:04:10]   来源:http://www.51jxk.com  计划规划   阅读:8446

概要:(一)加快培植三大产业循环链大力推进精细化工、竹产业、食品加工业三大产业循环链建设,鼓励企业向产业上、下游投资,加快培植主导产业链条。重点培育以天原化工为主的精细化工循环链、蜀星纸业为主的竹-纸循环链、华夏酒业为主的食品循环链,上下延伸,左右拓宽,膨胀规模,壮大实力,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夯实循环经济发展基础。(二)加快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围绕重点行业,突出建设以天原精细化工为主体的阳春坝生态工业园区、以硫铁化工主体的五矿循环经济示范园区。1、阳春坝生态工业园区。重点加强氯碱上下游产品的开发与循环利用,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实施废物的集中处理,鼓励产生和利用废弃物的企业集中布局,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物的产生,力争实现废物污染的零排放,促进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2、五矿硫铁化工循环经济园区。充分利用红桥、五矿丰富的矿产资源,加速硫矿资源及其铁矿等共生或伴生的循环开发,建设硫铁化工循环经济园区,重点引进硫酸厂、铁球团厂、碳酸二甲酯厂、钛白粉厂、热电联产厂等企业,着力构建以矿产资源、伴生硫、铁元素综合利用及产品延伸深加工的化工循环圈,在企业及园区内形成物流、能流链接与循环,构

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到2017年总体规划纲要(条2部分),标签:学生会工作计划,幼儿园工作计划,http://www.51jxk.com
  (一)加快培植三大产业循环链
  大力推进精细化工、竹产业、食品加工业三大产业循环链建设,鼓励企业向产业上、下游投资,加快培植主导产业链条。重点培育以天原化工为主的精细化工循环链、蜀星纸业为主的竹-纸循环链、华夏酒业为主的食品循环链,上下延伸,左右拓宽,膨胀规模,壮大实力,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夯实循环经济发展基础。
  (二)加快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围绕重点行业,突出建设以天原精细化工为主体的阳春坝生态工业园区、以硫铁化工主体的五矿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1、阳春坝生态工业园区。重点加强氯碱上下游产品的开发与循环利用,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实施废物的集中处理,鼓励产生和利用废弃物的企业集中布局,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物的产生,力争实现废物污染的零排放,促进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
  2、五矿硫铁化工循环经济园区。
  充分利用红桥、五矿丰富的矿产资源,加速硫矿资源及其铁矿等共生或伴生的循环开发,建设硫铁化工循环经济园区,重点引进硫酸厂、铁球团厂、碳酸二甲酯厂、钛白粉厂、热电联产厂等企业,着力构建以矿产资源、伴生硫、铁元素综合利用及产品延伸深加工的化工循环圈,在企业及园区内形成物流、能流链接与循环,构筑矿产资源利用的大循环圈。
  3、大力推进竹浆纸一体化
  制定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造纸企业营造速生丰产竹,或与山林承包的集体、个人进行联合,推进“竹浆纸一体化”,使原来分离的林、浆、纸三个环节整合在一起,让造纸企业负担起造竹的责任,将原料培植作为生产的第一车间,自己解决竹材原料问题,发展生态造纸,形成以纸养竹,以竹促纸的产业格局,促进造纸企业高效经营和造纸工业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资源综合利用体系
  制定重点行业产品能耗定额指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水平,鼓励造纸、化工、建材等高耗能、高耗水行业积极采用新技术,利用好国家优惠政策,加大资源节约技术改造投入,降低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做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建立点面结合的综合利用体系。发挥试点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调动企业积极性,循环利用废渣、废水、废气以及其他废旧资源,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第四章 人口聚居与城镇化
  第一节 城镇体系
  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走城乡统筹、规模与质量并重的城镇化之路,促进人口与经济在空间的协调分布,完善城镇体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一、人口城镇化的战略与目标
  人口城镇化总体目标:到20xx年,城镇化率达到30%,年均提高1.8%,即城镇人口达到17万人以上。其中,中心城区常住人口由6.5万人发展到10万人以上。到2020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 59万人以内,城镇人口达到2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5%,其中,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万人。
  二 、构建城镇新体系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城促乡,以工促农,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一个等级清晰、城乡融合、核心突出、职能明确的网络型城镇体系。逐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三城镇群(水清——四面山江北城镇群,夕佳山——底蓬江南中部城镇群,红桥——五矿江南南端城镇群)”为骨干,一般建制镇与中心村为基础,中等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布局,现代交通、信息联结一体,功能互补的城镇网络体系。
  (一)城镇等级结构规划
  1、县城:
  川南地区二级中心城市,全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2、中心镇:
  红桥镇、底蓬镇、夕佳山镇、水清镇,县域重要的片区中心和经济增长极。
  3、一般建制镇:
  怡乐镇、桐梓镇、四面山镇、五矿镇、大井镇、万里镇、大妙镇、仁和镇、留耕镇、蟠龙镇、滥坝乡、铁清镇、迎安镇、井口镇,一般建制镇是带动集镇和广大农村的重要环节。
  稳步推进乡镇区划调整,“十一五”期间,调整为14个乡镇,2020年前调整为10个乡镇。
  (二)职能组合结构
  工矿型城镇:底蓬镇、红桥镇、五矿镇、井口镇、滥坝乡
  商贸型城镇:水清镇、怡乐镇
  旅游型城镇:夕佳山镇、仁和乡、大井镇、蟠龙乡、万里镇、
  农业产业化型:桐梓镇、四面山镇、铁清镇、迎安镇、留耕镇、大妙乡
  (三)推进城镇化的措施
  1、高起点规划城镇体系
  根据城镇区位优势、资源特点,按照“特色鲜明、经济主导、可持续发展、控详定位”原则,科学定位城镇的发展方向、功能分区、产业发展,重点建筑、主要基础设施、广场绿地、休闲场所等空间布局。集中力量建设“一城三城镇组群”,凡涉及城镇功能的交通、教育、卫生、市政等基础设施及产业发展项目都要向组群城镇倾斜,加速三大组群城镇发展,推动中心城镇迅速崛起,促进具有XX特色的小城镇体系尽快形成,加速城镇化进程。
  2、树立经营理念,创新投入机制
  树立“经营城市” 理念,多渠道、多形式地组织和吸纳增量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对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国有城建存量资本实行有偿使用、拍卖、租赁、转让、合股经营和结构调整,突破城镇开发资金短缺瓶颈。具体运作上,着力推进“五化”,一是土地资源市场化,经营性用地一律实行公开竞价拍卖出让,以地生财。二是存量资产资本化,城镇闲置资产卖断变现。三是无形资产有形化,路与广场冠名权、公交线路营运权以及出租车、道路广告、经营权人文景观等无形资产经营获取收效。四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以政府引导、社会融资、民间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五是公用设施产业化,将城市道路、广场、停车场、绿地等基础设施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通过出租、出售、承包经营、有偿使用等方式营运,实现其价值。同时,加强城建维护建设税、国有土地收益资金等专项资金征收管理,实行城市资金专款专用,统一调控,以确保重大工程项目滚动实施。
  3、以经济为主导,推进城乡一体化
  县城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附加值高和就业容量大的制造业以及其它都市型工业,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物流配送、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实现中心城市功能转变,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次区域中心和重点城镇依托自身的产业基础和主城区产业转移,发展壮大相关产业。小城镇立足于功能定位发展城镇服务业和特色产业。
  4、完善城镇功能,创新城镇管理
  重点完善城镇交通设施、教育、公共卫生、文化娱乐、污水与垃圾处理功能,加快人口向城镇集中。深化城镇管理体制改革,扭转政府包办城镇管理局面,按照“政企分开”原则,将市政建设职能转变为企业,政府由直接投资者变为间接投资者,相关部门由管理资产变为经营资产,以提高管理水平。建立竞争机制,城镇环卫保洁实行包干责任制,通过竞争发包,逐步打破垄断经营的格局,把管理推向市场;城镇绿化管理,实行园林绿化管护责任制和绿地认养制;市政设施改造与城市亮化,实行公开招投标,对建设和改造市政设施所需材料,推行政府采购制度,降低虚高价格。
  5、突破体制障碍,加强政策支持
  土地制度、户籍管理、社会保障是城镇化的体制障碍。创新土地管理制度,解决城镇土地置换问题。采取优惠的土地政策,通过旧村改造、中心村建设、利用边荒地等措施整理闲置土地,变荒地为耕地,置换小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引导民营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禁止在小城镇规划区以外占用耕地新建企业。采取优惠的税费政策,鼓励异地开发和复耕耕地资源。严格控制农民分散建房的宅基地审批,结合迁村并点和土地整理,鼓励农民进镇集中建房或购房。
  改革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打破小城镇居住的身份界线,实行按居住地和就业原则确定身份的户籍登记制度。农民只要在小城镇具备合法固定的住所和稳定的就业条件,可以申请在小城镇办理落户手续。对于落户城镇的农民,在就业、医疗、上学等方面,应享受与原有城镇居民同等待遇。特别是对暂时不愿意放弃农业户口的农民,应允许在原有社区范围内的小城镇建房居住。
  尽快建立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对小城镇建设中耕地被占的失地农民,要分类解决保障问题,积极创造就业机会,建立促进就业责任体系促进就业;配套解决土地处置、农民户籍转性问题。要建立可靠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序地引导农民离开土地,真正落实城镇化农民社会保障、土地置换、户籍转型“三联动”。
  第二节 中心城市发展
  一、城市发展定位与目标
  (一)城市发展定位:川南二级中心城市,严格按照城市规划,充分利用依山临水的山水自然景观资源,把XX建成富有历史文化、川南地方特色和竹环境氛围的现代化川南滨江旅游名城;打造城市功能完善、产业支撑明显、辐射功能突出、生态环境优美、社会诚信安定、城市管理高效的宜人宜居城市,塑造“文化XX、魅力之港”形象。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计划规划学生会工作计划,幼儿园工作计划总结报告 - 计划规划
上一篇: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到2017年总体规划纲要(第3部分)
《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到2017年总体规划纲要(条2部分)》相关文章
  1. 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到2017年总体规划纲要(条2部分)
  2. 县国土局2017年9月份工作小结及10月份工作打算
  3. 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到2017年总体规划纲要...
  4. 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到2017年总体规划纲要...
  5. 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到2017年总体规划纲要...
  6. 县国税局2017年终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
  7. 县国土资源局法治建设2017年度工作总结
  8. 县国土局支部2017年工作总结
  9. 县国土资源局2017年工作总结
  10. 县国土资源局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11. 2017年县国税局税收工作计划
  12. 2017年**县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意见
  13. 县国土资源局2017年行政执法责任制分解情况
  14.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到2017年总体规划纲要(条2部分)
  15.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到2017年总体规划纲要(条2部分)
  16.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到2017年总体规划纲要(条2部分)
  17.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及到2017年总体规划纲要(条2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