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各位代表,回顾“十五”,业绩辉煌,令人振奋。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抓发展的结晶,凝结着全市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XX市人民政府,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全市人民,向驻廊中省直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关心XX、支持XX的中外客商与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十五”时期的工作实践,深化了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了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一是坚持加快发展。始终围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一主题,“突出快、追求好”,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高效发展、和谐发展、永续发展。二是坚持工业强市。坚持把“工业强市”作为第一方略,大上工业项目,增加工业投入,提高工业化水平,用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整体实力的明显增强。三是坚持项目攻坚。牢牢扭住项目建设这个关键,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目标化”,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和开发开放力度。四是坚持高效服务。以“人居环境甲天下,创业环境国际化”为目标,全力打造XX竞争优势,争取服务意识最强、工作效率最高、发展环境最优。五是坚持以人
2017年XX市政府工作报告,标签: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党支部工作报告,http://www.51jxk.com
各位代表,回顾“十五”,业绩辉煌,令人振奋。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抓发展的结晶,凝结着全市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XX市人民政府,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全市人民,向驻廊中省直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关心XX、支持XX的中外客商与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十五”时期的工作实践,深化了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了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一是坚持加快发展。始终围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一主题,“突出快、追求好”,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高效发展、和谐发展、永续发展。二是坚持工业强市。坚持把“工业强市”作为第一方略,大上工业项目,增加工业投入,提高工业化水平,用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整体实力的明显增强。三是坚持项目攻坚。牢牢扭住项目建设这个关键,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目标化”,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和开发开放力度。四是坚持高效服务。以“人居环境甲天下,创业环境国际化”为目标,全力打造XX竞争优势,争取服务意识最强、工作效率最高、发展环境最优。五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比如,综合经济实力仍处于全省中游水平,工业支撑作用有待增强;支柱产业尚未真正形成,龙头企业和立市立县大项目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滞后,“和谐XX”建设有待深化;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等等。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的思路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一五”时期,是XX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也是打基础、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根据市委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市政府编制了《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纲要(草案)》是全市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必将成为指导“十一五”XX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和纲领。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要求,实施“开放带动、工业强市、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集中精力上项目”进一步抓实,千方百计增加投入,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优化经济结构,壮大综合实力,加快推进“壮县、强市、富民”,全力打造实力XX、效率XX、和谐XX,为“进位·追赶”、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力争五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4%以上,人均达到4000美元;财政收入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四年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左右,五年累计投资达到2800亿元。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全市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20亿美元,年均递增15%以上。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
(一)大力培育主导产业。按照“二三一”产业发展格局,着力扶持六大主导产业、八大基地、三十个龙头企业,投资建设500个投资亿元以上大项目,打造一批企业“航母”,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富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二)调整区域空间布局。着眼于京津冀协调发展和全面接轨京津,加快构筑我市“两带、一轴、一中心”的空间格局。即,沿规划建设的密涿高速公路,开发建设环北京产业带;沿廊泊公路,开发建设环天津产业带;沿规划建设的廊沧高速公路,开发建设中部特色产业轴;以城市功能开发为核心,建设XX中心城市,把XX建成京津冀、环渤海地区迅速崛起的代表性城市,力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位进入全国地级市百强。
(三)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把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逐步建立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中心城市“小三点组团(主市区+开发区+万庄新城区)”加快发展,努力推动“大四点组团(小三点+永清+固安+香河)”形成,构筑以XX市区为中心,以三河、霸州为两翼,以六个城镇群带为骨干的城镇体系格局。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投入,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推进县乡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等各项改革,力争40%以上的村建成文明生态村。
(四)扩大改革开放。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所有制和企业改革,推进财政、投融资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加快推进与京津的资源融通、交通互连、市场互通、信息共享、产业互补,构筑全方位、宽领域、纵深化的对外开放格局。
(五)优化发展环境。坚持把环境建设作为第一竞争点,深入实施环境建设重点工程。硬环境建设重点是:交通网络建设,总投资100亿元以上,平均每年投资20亿元以上,重点建设4条高速、7条干线公路,实现县县通高速、县城通一级路、乡镇通二级路、村村通油路。能源建设,到20xx年,全市将运行500千伏变电站2座、220千伏变电站17座,形成可靠性高并适度超前的电网。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以及防洪、蓄洪、除涝工程建设,重点完成XX干渠(涿州—XX广阳水库)、天津干渠(徐水—天津)、广阳水库建设工程。软环境建设重点是:以建设“效率XX”为目标,积极推进政务改革,塑造亲商、近商、安商、富商的社会环境。加快实施标准化体系、信用体系、中介服务体系“三大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健康规范的市场环境。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建设“人才高地”。进一步深化金融网络、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三大创新”,推进银企良性互动。
(六)加快“和谐XX”建设。建设创新型城市,以产业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以京津为依托,走XX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加强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努力让城乡居民享受到优质、高效、低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统筹解决人口素质和结构方面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完善食品安全监督、安全生产监管、社会矛盾排查调处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水的开发和利用率,推广集约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创建生态市。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落实《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开展群众性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法制和科普宣传教育,巩固和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三、20xx年的主要工作
20xx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加快推进“壮县、强市、富民”的关键一年,是各项工作谋求新突破、再上新台阶、实现大发展的重要一年。20xx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左右;全部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实际利用外资3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做好今年的工作,关键是围绕打造“实力XX、效率XX、和谐XX”,完成三大任务,做好十方面工作,确保“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
完成三大任务:一是抓工业、上项目、招商引资,力促经济发展更快更好;二是创条件、造环境、提高效率,增强城市软实力;三是抓协调、补弱项、富民优先,建设和谐新XX。
做好十方面工作:
1.落实“两抓一上”,打造工业强市。
XX发展的主导在工业,出路在工业。落实“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集中精力上项目”,重点是抓好六大产业(基地)、十大园区和三十个超5亿元大项目。着力推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制造业基地建设,培育知名品牌,打造知名企业。
培育六大产业,即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零部件、金属制品、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食品加工和会展旅游产业,相应建设六大基地。
提升十大园区,即XX、燕郊、香河、霸州四个省级开发区,固安、永清、龙河三个工业区,大城摩配、文安胶合板两个科技园区和大厂民族工业园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党政报告,党支部书记述职报告,党支部工作报告,总结报告 - 党政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