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初中作文教学作文提纲50则(人教版高三)» 正文

作文提纲50则(人教版高三)

[10-16 16:49:15]   来源:http://www.51jxk.com  初中作文教学   阅读:8195

概要:2、为人并不是否定为己,而是体现一个人心灵高度的行为。(徐本禹;林秀贞)3、养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多为别人着想,并要勇于实践;要保持善良的心;可以为己,但绝不能损人。结尾: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为人”,那么一个个连接下去,你也终会成为受惠的那一环。试想一下你将自己的爱心播洒出去,同时也可能会受到全球人的爱心,那么“为人为己”的事,何乐而不为呢?7、关于别人和自己(高三7班 涂妍)开头:在阐述别人与自己的关系上,古今中外有很多至理名言,也有众多的截然不同的说辞。“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稍多一点就是好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处理别人与自己关系的准则。1、有些人考虑别人对考虑自己多一点,他们受到世人的敬仰。(丛飞、特雷莎修女、雷锋)2、有些人心中只装着自己,他们受到世人的唾弃。(希特勒、秦桧、陈良宇)3、我们或许很难像丛飞他们那样把别人放在自己之前考虑,但也绝不能做一个心中只有自己的罪人。(要做到考虑别人和考虑自己一样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结尾:选择如何处理别人与自己的关系,就是在选择自己的人生。你,又会怎样做呢?8、心怀他人,

作文提纲50则(人教版高三),标签:初中作文教学大全,http://www.51jxk.com
2、为人并不是否定为己,而是体现一个人心灵高度的行为。(徐本禹;林秀贞)
3、养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多为别人着想,并要勇于实践;要保持善良的心;可以为己,但绝不能损人。
结尾: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为人”,那么一个个连接下去,你也终会成为受惠的那一环。试想一下你将自己的爱心播洒出去,同时也可能会受到全球人的爱心,那么“为人为己”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7、关于别人和自己(高三7班 涂妍)
开头:在阐述别人与自己的关系上,古今中外有很多至理名言,也有众多的截然不同的说辞。“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稍多一点就是好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处理别人与自己关系的准则。
1、有些人考虑别人对考虑自己多一点,他们受到世人的敬仰。(丛飞、特雷莎修女、雷锋)
2、有些人心中只装着自己,他们受到世人的唾弃。(希特勒、秦桧、陈良宇)
3、我们或许很难像丛飞他们那样把别人放在自己之前考虑,但也绝不能做一个心中只有自己的罪人。(要做到考虑别人和考虑自己一样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结尾:选择如何处理别人与自己的关系,就是在选择自己的人生。你,又会怎样做呢?

8、心怀他人,成就自我(高三7班   李文英)
开头: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是的,唯有真心替别人着想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拥护,才能成就自我的辉煌。
1、心常怀他人,短暂的生命也因此成为永恒。(苏轼为民修堤,百姓悬挂他的画像,为他立生祠,将堤命名为苏公堤;杰克•伦敦为被压迫的人民揭露资本主义的丑陋面目,成就自身名气;华益慰用尽心血,为了不负病人生命的嘱托,终感动人民,成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2、自私自利的人,生命也因此变得暗淡而且丑陋。(纣王;葛朗台;药物局局长郑筱萸)
3、多替别人着想,别人亦会为我们着想;多帮助别人,他人也会在我们困难时伸出援手。(楚王考虑到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没有责罚冒犯许姬的伐郑,伐郑后来在战争中拼力死战,才败敌军。)
结尾: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人总是离不开他人,要想成就自我,就必须常心怀他人。

9、为别人着想,也是成己之美(高三7班  冯嘉祺)                            
开头: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的人只顾自己前进,不肯因别人而停下步伐,有人却愿意与同伴携手同行,为别人让一让,等一等;有人笃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的人却深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道理。当面对人与己的矛盾时,在不损害自己的利益的情况下也为别人着想,你将收获更多友善、宽容和和谐。
1、学会换位思考,为别人着想一下,你会发现自己的心胸因此更宽广,社会也会更加和谐。(点例:爱迪生对助手的宽容;俄罗斯著名体操运动员涅莫夫为了给对手一个安静的比赛环境,请求自己的支持者停止喧闹;荷兰古镇德拉赫藤无红绿灯的交通奇迹。最后加王选教授的话加以评论。)
2、给与别人帮助,其实也是利己,你会发现共赢得果实也是如此甜蜜。(有一位农夫,他种的玉米品质优良,畅销市场。市场竞争激烈,他却愿意与附近的农夫一起分享自己的优质玉米种。因为他知道,如果邻居种的劣质玉米的花粉飘到自己田里,也会影响自己玉米的品质。加上对玉米结果的评论。)
3、至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样的道理,我想为之加一个前提:不损害别人的利益。我们可以为己,但不能损人;当别人损害我们的利益,成为我们的地狱时,我们应该为己。(彩线串珠)
结尾:在生活的路上,为别人让一让,等一等,也使自己的路越走越宽,一路阳光明媚。

(四)话题作文: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拥有众多的观众,其内容多为人们平常关注的焦点和议论的热点,人们喜欢它,究其原因,是现实生活中的假话太多了。
请以“实话实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上题“人与己”只是一个话题,本题“实话实说”既是话题,也是观点。审题的关键在于确认这个观点。

1、真与假(高三4班 邹嘉卉)
开头:再华丽的谎言也不过是一层薄纸围成的空盒子,一戳就破,内里什么也没有。
1、假话是对真实进行美化或臆造来维护某种利益的工具,因此它在社会普遍流传。(“公祭热潮”、“形象工程”)
2、常言道:“忠言逆耳”实话或许并不好听,但如实地反映了某些社会问题,使人们静心去反省。(网络中对热点时事的评论)
3、在这个言论自由的时代,假话盛行之风让人与人之间彼此产生不信任,社会急切呼唤“真”的回归。(由于华南虎照事件使网友怀疑“嫦娥”传回地球图像的真实性)
结尾:说话是人们表达自己的最直接的方式,而实话则是我们需要的最真切的声音,人们渴望听到实话,是因为这质朴的不加修饰的声音告知我们真相。

2、摘下虚假的面具(高三7班  叶翠新)
开头:假话宛如一团迷雾,笼罩着生活的海洋,令航船迷失方向。我要擦净眼前的迷雾,摘下虚假的面具,高声呼唤:实话实说!
1、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虚假的东西越来越多,从假鸡蛋、假奶粉到假话,一件件塞满了我们的生活,而假话则如尖刺般扎伤我们的耳膜。(列举现实生活中弄虚作假的例子。)
2、假话是一朵罂粟花,浓艳却孕育着罪恶的果实;实话是一株狗尾草,平淡却招来和风细雨。(和绅的假话和纪晓岚的实话;秦桧的假话和岳飞的实话;严嵩的假话和海瑞的实话。)
3、实话实说,搭起心灵的虹桥。(彩线串珠,举出具体的例子说明在不同情况下如何做到实话实说。)
结尾:摘下虚假的面具,我们实话实说;呼唤人性的回归,我们实话实说;消除心灵的隔阂,我们实话实说。但愿世界少一份假,多一份真,多一个人实话实说。

3、赞实话实说(高三7班  管羚宇)
开头:人们常说金钱是魔鬼,可都想要;人们常说“高处不胜寒”,可都在往上爬;人们都说天堂是个好地方,但没人想去……社会中有许多人为了各种各样的利益,忽视实话实说,忘却实话实说,他们往往认为实话是绊脚石,却不知道实话实说的意义和价值。
1、实话实说,让一个人尊贵。(正例:魏征是唐太宗的一面镜子;反例:秦桧遭人唾弃,遗臭万年。)
2、实话实说,让一个时代发光。(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
3、实话实说,让一个民族崛起。(苏格拉底与雅典人民;鲁迅与麻木的中国人。)
结尾:实话实说是一种美德,它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让我们说实话,听实话,在相互信任中造就一片和谐天地。

4、“实说”点缀世界(高三7班  吴丹丽)
开头:假烟、假酒、假奶粉、假新闻……一个个“假”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当我们淹没在“假”的泛滥中时,不知不觉中,人们变得虚伪,变得乐意说假话。殊不知,只有“实话实说”才能点缀世界。
1、实话实说,用真理推动社会,为发展铺就解体。(哥白尼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日心说;苏格拉底面对宗教的迫害,却仍坚持真理,坚持对人们说真话;达尔文冒着生命危险提出生物进化论。)
2、实话实说,用文字唤醒灵魂,为前进架起桥梁。(鲁迅的文字是犀利,虽然他并非只有批评弊端,但却显得一针见血,无疑,他是敢于实话实说的;巴金老人一生坚持说真话,即使文革期间他也坚持实话实说,毫不屈服;龙应台女士的文字是发人深省的,对于各种社会现象,她都敢于实话实说。)
3、实话实说,用坦然化解矛盾,为进步奠定根基。(政府相关部门发布文件将中国实际的能源状况及工作效果告诉百姓,敢于实话实说,不逃避矛盾;职员对上司工作不满,实话实说,道出自己的看法,有助于化解矛盾、关系改善;子女对父母的做法有不同看法,实话实说,便于两代人的沟通。)
结尾:实话实说,在当今社会是缺乏的。或许正因为缺乏,所以更显得重要。“实话实说”正以其独特的方式点缀着繁华的世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5、实话实说(高三7班  梁婷婷)
开头:发现真理固然困难,但坚持讲真理,说实话更难。这个世界多的是虚意奉承的人,缺乏的是实话实说的人。然而实话实说,对社会的发展十分重要。
1、为什么人们不敢实话实说?(权威的存在,舆论的压力,对个人利益、安危的珍惜。)
2、实话实说需要什么?(挑战权威的勇气,以龙应台为例;承受舆论压力的能力,以李敖为例;敢于抛弃个人利益甚至生命,以布鲁诺为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初中作文教学初中作文教学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初中作文教学
上一篇:让课堂更精彩,让高考更轻松(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