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使天性活泼美好的儿童早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急于用成人模式去塑造儿童,因而过早地拘囿和堵塞了他们那本来敏锐的感官,规范和控制了他们的想象,剥夺了他们本真而生动的语言。成人化即世故化的教育侵蚀了学生那诚朴纯净的童心,一刀切的模式化教学磨灭了学生多彩多姿的个性,凝固化的种种成规窒息了学生本来郁郁勃勃的创造和表现冲动,源源不断的知识灌输挤兑了能力成长的精力和空间,而知识的繁琐化又必然以记忆代替理解,以积累代替融会贯通。结果,学生生命本体中本来存在或在良好的教育情境中必然激活的潜在素质或者被抹煞,或者被扭曲,甚至遭到无端的摧残。比如,好奇心和求知欲本来就是同儿童那开放敏的感官及活跃奇异的想象密切相关的。前者是后者的苗和花,后者是前者的根和叶,两者相依相生。但是,在教学中,仅仅是对学生提问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就常常轻易地堵塞了学生好奇求知欲望和热情。学生的好奇和求知欲受到冷淡和打击,造成的后果有两种:一是由于教师放弃和拒绝了正确引导的机会而使之流于疏放,滑向“粗野”;一是由于教师的阻止和压制而失去兴趣,混灭欲望,逐渐把感官。想象和思维锁闭起来,或者让感觉、想象和理解从众
“做人一作文”教学实验的基本特征(上),标签:初中作文教学大全,http://www.51jxk.com
使天性活泼美好的儿童早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急于用成人模式去塑造儿童,因而过早地拘囿和堵塞了他们那本来敏锐的感官,规范和控制了他们的想象,剥夺了他们本真而生动的语言。成人化即世故化的教育侵蚀了学生那诚朴纯净的童心,一刀切的模式化教学磨灭了学生多彩多姿的个性,凝固化的种种成规窒息了学生本来郁郁勃勃的创造和表现冲动,源源不断的知识灌输挤兑了能力成长的精力和空间,而知识的繁琐化又必然以记忆代替理解,以积累代替融会贯通。结果,学生生命本体中本来存在或在良好的教育情境中必然激活的潜在素质或者被抹煞,或者被扭曲,甚至遭到无端的摧残。比如,好奇心和求知欲本来就是同儿童那开放敏的感官及活跃奇异的想象密切相关的。前者是后者的苗和花,后者是前者的根和叶,两者相依相生。但是,在教学中,仅仅是对学生提问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就常常轻易地堵塞了学生好奇求知欲望和热情。学生的好奇和求知欲受到冷淡和打击,造成的后果有两种:一是由于教师放弃和拒绝了正确引导的机会而使之流于疏放,滑向“粗野”;一是由于教师的阻止和压制而失去兴趣,混灭欲望,逐渐把感官。想象和思维锁闭起来,或者让感觉、想象和理解从众就范,于是由此而趋于“早熟”。又比如,儿童天性中就存在的具有原始思维性质的“同情”意识和“通感”倾向,即使在对玩具、动物和植物的态度上也表现出来。这种物我同一、人我不分的意识,本来就是仁爱关怀意识赖以自然生成的基因,是诗情意境的萌芽,但是这种童心表现常常被理性的“科学”和“事功”观念所取代,结果导致工具理性的片面膨胀,而人文关怀与自然关怀的意识被逐出学生的心灵世界,学生成了某种工具,就是没有学会做人。在作文教学中,这类忽视学生生命本体的潜在素质的作法,更是处处可见。
“做人─作文”教学实验十分重视和珍惜存在于教育对象身上的身心素质,以此为作文教学的基础性资源,充分激活和开发这些潜质。在这一点上,就是要解放学生自己的“生产力”。基于这样的认识,“做人─作文”教学实验特别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解放感官、放纵想象、表现情感、活跃思维。只有精心地呵护童心,开发童心,才能使童心的胚胎发育成长为今天的时代所要求的真正的人、完整的人。
From:《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11,原题为:《回应时代 开发潜质 人文互动 主体自生》
上一页 [1] [2]
Tag:初中作文教学,初中作文教学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初中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