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浅谈刘琨和岳飞诗文上的相似» 正文

浅谈刘琨和岳飞诗文上的相似

[10-16 16:44:16]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579

概要:刘琨流落到蓟城以后,忧愁忧思,心头笼罩着阴云。想起大功未遂,国耻未雪,前途渺茫,悲愤惆怅之情油然而生,“威之不建。祸延凶播。忠陨于国。孝愆于家。斯罪之积。如彼山河。斯衅之深。终莫能磨”。 国家沦丧,亲人遭难的惨痛教训,擦亮了诗人的眼睛。情深意切,感人至深。“兰桂移植。茂彼春林。瘁此秋棘。有鸟翻飞。不遑休息。匪桐不栖。匪竹不食。永戢东羽。翰抚西翼。”诗人志存高远,救国雪耻之心永不泯没。整首诗,抒写了自己壮志未酬和英雄末路的悲愤情感,格调悲壮,让我们不禁怆然神伤。 赴宴戏秦桧自幼从军未学诗,今朝赴宴强为之。削发搓缰系战马,拆衣抽线补征旗。江南美酒君须记,北国风霜我独知。百万金兵临城下,再请诸君去赋诗。秦桧邀请岳飞赴宴,他认为岳飞知不过一介武夫,不懂得吟诗作赋,提出来人一一作诗,想借此发难于岳飞,出他的洋相。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岳飞的一心爱国爱民,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削发搓缰系战马,拆衣抽线补征旗。”何等的英姿豪迈,豁达洒脱,岂是皓首穷经之流所能体会的。让我们看到了在北国风霜的战场上拼搏厮杀,戎马倥侗中横桀赋诗,用热血和生命谱写战歌的英雄形象。岳飞一生出入疆场,英勇抗

浅谈刘琨和岳飞诗文上的相似,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刘琨流落到蓟城以后,忧愁忧思,心头笼罩着阴云。想起大功未遂,国耻未雪,前途渺茫,悲愤惆怅之情油然而生,“威之不建。祸延凶播。忠陨于国。孝愆于家。斯罪之积。如彼山河。斯衅之深。终莫能磨”。 国家沦丧,亲人遭难的惨痛教训,擦亮了诗人的眼睛。情深意切,感人至深。“兰桂移植。茂彼春林。瘁此秋棘。有鸟翻飞。不遑休息。匪桐不栖。匪竹不食。永戢东羽。翰抚西翼。”诗人志存高远,救国雪耻之心永不泯没。整首诗,抒写了自己壮志未酬和英雄末路的悲愤情感,格调悲壮,让我们不禁怆然神伤。  
赴宴戏秦桧
自幼从军未学诗,今朝赴宴强为之。削发搓缰系战马,拆衣抽线补征旗。江南美酒君须记,北国风霜我独知。百万金兵临城下,再请诸君去赋诗。
   秦桧邀请岳飞赴宴,他认为岳飞知不过一介武夫,不懂得吟诗作赋,提出来人一一作诗,想借此发难于岳飞,出他的洋相。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岳飞的一心爱国爱民,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削发搓缰系战马,拆衣抽线补征旗。”何等的英姿豪迈,豁达洒脱,岂是皓首穷经之流所能体会的。让我们看到了在北国风霜的战场上拼搏厮杀,戎马倥侗中横桀赋诗,用热血和生命谱写战歌的英雄形象。岳飞一生出入疆场,英勇抗击侵略,坚决反对国族压迫,其爱国主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为历代人们所敬仰,值得我们永远怀恋。
   最后,我们来看看他二人的代表作刘琨的《重赠卢谌诗》和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重赠卢谌诗 
握中有玄璧,本自荆山璆。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重耳任五贤,小白相射钩。茍能隆二伯,安问党与雠。中夜抚枕叹,相与数子游。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这首诗,是刘琨被段匹碲囚禁时所作,前半部分作者铺叙了历史上贤人辅助圣君的故事,暗比自己和卢谌段匹碲共扶晋室,并说明自己一心为国,不计私怨,锲而不舍,将自己的个人荣辱放在一边,“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仇。”诗的后半部分写自己功业未建而身被拘挚的痛苦,倾吐自己壮志未酬,时不我待的惆怅和悲哀,“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今昔对照,悲凉慷慨,动人心魄,诗人壮志未酬而遭摧残的境遇,英雄末路的悲愤沉痛,怎不催人泪下。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 潇潇雨歇。 抬望眼, 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  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缺。壮士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气壮山河、光照日月。这是以收复失地为己任的岳飞的素志。即抒发他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反映了深受分裂、隔绝之苦的南北人民的共同心愿。全词声情激越,气势磅礴。开篇五句破空而来,通过刻划作者始而怒发冲冠、继而仰天长啸的情态,揭示了他凭栏远眺中原失地所引起的汹涌激荡的心潮。接着,“三十功名”二句,上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唯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下句则展现了披星戴月、转战南北的漫长征程,隐然有任重道远、不可稍懈的自励之意。“莫等头”二句既是激励自已,也是鞭策部下:珍惜时光,倍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耿耿之心,拳拳之意,尽见于字里行间。下片进一步表现作者报仇雪耻、重整乾坤的壮志豪情。 “何时灭”,用反诘句吐露其一腔民族义愤,语感强烈,力透字背。“驾长车”句表达自已踏破重重险关、直捣敌人巢穴的决心。“壮志”二句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式的愤激之语,见出作者对不共戴天的敌寇的切齿痛恨。由民族的深仇大恨转化而来的勇猛无畏的战斗豪情、洗雪国耻的必胜信念,结篇“待从头”二句再度慷慨明誓:等到失地收复、江山一统之后,再献捷。全词洋溢着激昂雄壮的旋律,凝结成词史上辉煌的乐章。
   总之,在刘琨和岳飞的身上,都闪烁着军人的气质,岳飞一生出入疆场,英勇善战,所向披靡,金戈铁马,挥斥方酋,建立赫赫战功;刘琨屡败屡战矢志不虞,虽壮志未酬英雄末路,但二人又是标榜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代文学家,在他们的身上,无不彰显着真正的文人所必含的军人气质。 

李朝刚

上一页  [1] [2]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农村中学要课改吗
《浅谈刘琨和岳飞诗文上的相似》相关文章
  1. 浅谈刘琨和岳飞诗文上的相似
  2. 浅谈刘琨和岳飞诗文上的相似
  3.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浅谈刘琨和岳飞诗文上的相似
  4.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浅谈刘琨和岳飞诗文上的相似
  5.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浅谈刘琨和岳飞诗文上的相似
  6.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浅谈刘琨和岳飞诗文上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