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1、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主动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鼓励他们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计划、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注意收集第一手材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到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我们的学生。而要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设计问题、设计活动上。 2、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传统的课堂中,几乎是清一色的标准答案,没有问题就是最好的教学。而今天,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下问题,没有问题的课不能算是成功的课。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过去,我们教师认为做题就是解决问题,而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教师对学生智力资源的开发作用,是其
试论现代教师角色,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1、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主动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鼓励他们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计划、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注意收集第一手材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到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我们的学生。而要开动脑筋,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设计问题、设计活动上。
2、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传统的课堂中,几乎是清一色的标准答案,没有问题就是最好的教学。而今天,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下问题,没有问题的课不能算是成功的课。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过去,我们教师认为做题就是解决问题,而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
教师对学生智力资源的开发作用,是其他任何职业人员所无法比拟和代替的。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系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这是开发智力资源的基础。没有知识的传授,开发智力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教师能够对学生产生激发、引导作用。通过揭示新思想、新知识的科学性、真理性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科学与真理的炽热追求和钻研精神。再次,教师能够为学生的智力开发创造良好条件,起到服务作用。他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形式为智力开发创造条件,发挥服务功能。而教师自身的科学态度、治学精神,学术造诣等更可以对学生起到示范、楷模作用。
五、心理健康的指导者
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和社会分工的细化,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自觉不自觉地卷入了各种形式的竞争之中。因此,心理障碍、焦虑、挫折感在人们心中激荡。许多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心理亚健康的个体比例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日益增大,这种态势突出地表现在青少年身上。广大青少年学生正处在心理状况、生理状况、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都发生迅速变化的时期,面临着求学等重大人生课题的考验,心理上承受了较大的压力。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厌学、惧学、缺乏理想;不少学生意志薄弱,不会正常的交往,不能承受挫折,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欠缺基本的独立生活能力。而青少年的心理品质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影响到他们未来的成功。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现代教师不但要成为人师,而且要充当学生的心理医生、心理卫生保健者、指导者的角色。
心理咨询与指导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1、学习方面的问题,如学习困难、成绩不理想,无法集中精神听课,课堂上乱说乱动、观察事物不准确、记忆力突然下降、思维混乱、想象贫乏、考试焦虑、考场恐怖症等。
2、生活方面的问题,如过分懒惰、依赖、偏食、咬指甲、对新环境无法适应等。
3、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如社交恐怖、过分害羞、不合群、师生关系紧张、对父母怀有敌意、打架骂人成性、经常性说谎、恶作剧动辄发脾气等。
4、发展方面问题,如怎样看法和提高学生的智力潜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选择自己的人生定位问题等。
心理指导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
1、直接咨询。对有能力接受的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解决问题、克服障碍,进行有效学习,发展合乎现实的自我观念。直接咨询还有个别咨询和集体咨询之分,前者是咨询者与被咨询者个别谈话,后者通过座谈会和集体讲座等形式进行。
2、间接指导。指导者与教师或学生家长一起商讨有关儿童的信息及彼此的看法,并共同决定下一步应当采取何种帮助措施,通过教师与家长间接解决问题。
3、协调沟通。即协调校内各有关部门和校外有关服务机构为学生提供服务,通过设立情感热线等形式为学生倾吐心声开辟空间和渠道,确保学生消除心理障碍。
4、营造情境。咨询者和指导人员努力创设情境,消除被指导者由于不良环境带来的心理阴影,让学生有选择情境的机会,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从而确立自己的位置并实现自我认知。
综上所述,面对现代教育变革,面对新课程,我们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以学生的学习来说,要由管理者变成组织者,由传授者变成参与者,由控制者变为合作者,由主导者变成引导者,由仲裁者变为促进者。对课程及教师自身的发展来说,教师要由教书者变成教育研究者,由实施者变为开发者,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全方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邱瑾等著《中国教育史话》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2、李丹主编 《儿童发展心理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编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家谈》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王艳文
上一页 [1] [2]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