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3、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答。(2005年重庆卷第25题)语言总是和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彼此息息相关。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 , ,()这一切()都在语言上刻下了印记。(1)将下面四个词语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前后照应和衔接。①同世界各国的交往频繁了②人们的思想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③经济发展了④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一步步向纵深推进。(2)为使语意连贯,适合填入两处括号中的关联词语依次是: 、 。(3)为使语意简明,文中应该删去的是: 。4、把下面4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并在括号中填入同一个连词,使之成为语义连贯的一段话。凡事过犹不及, ,()变成明哲保身,()变成圆滑世故,()变成是非不分。①超越了这个度。②真理超越一步就是谬误。③值得赞许的成熟就可能走向反面。④成熟也是有度的。5、阅读下面的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全句协调连贯。(可适当删减文字,不得改变语意)为加快传播速度、增强时效性,承载容量得以加大、前沿性得以提
语句连贯题的应试策略,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3、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按要求作答。(2005年重庆卷第25题)
语言总是和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彼此息息相关。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 , , ,()这一切()都在语言上刻下了印记。
(1)将下面四个词语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前后照应和衔接。
①同世界各国的交往频繁了②人们的思想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变化③经济发展了④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一步步向纵深推进。
(2)为使语意连贯,适合填入两处括号中的关联词语依次是: 、 。
(3)为使语意简明,文中应该删去的是: 。
4、把下面4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并在括号中填入同一个连词,使之成为语义连贯的一段话。
凡事过犹不及, ,()变成明哲保身,()变成圆滑世故,()变成是非不分。
①超越了这个度。②真理超越一步就是谬误。③值得赞许的成熟就可能走向反面。
④成熟也是有度的。
5、阅读下面的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全句协调连贯。(可适当删减文字,不得改变语意)
为加快传播速度、增强时效性,承载容量得以加大、前沿性得以提升,发行量得以逐步扩大、规模效益得以提高,本刊决定从2004年起改为半月刊。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_______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 ②那儿的景色真美!
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 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
⑤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 ⑥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7、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____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____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8、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察,中午12时, 。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9、在横线处填入短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保护动物,已不是人们陌生的话题。人类的发展,也早已达到可以把其他动物玩于掌中并主宰它们的运命的程度,但当 、 、 、 的时候,人类真正考虑过动物和人在生命意义上的平等吗?
①老虎服服帖帖在舞台上表演②用于实验的动物为科学献身③兔子小鸡成为孩子们的玩物④耕作的动物在田间地头劳作
A④①②③ 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 D③①②④
10、把下面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指填序号)
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② 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③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的野生动物出没其间。④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和森林带。⑤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
参考答案:
1③①②
2②⑤③①④
3(1)④③①②(2)而 又 (3)删去的是“彼此息息相关”或“同呼吸、共命运”
4②④①③ 填空:或 或 或(或者也可)
5加大承载容量,提升前沿性,逐步扩大发行量、提高规模效益
6A
7A
8D
9B
10④②①③⑤
作者简介:刘廷富,四川省宣汉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曾在《语文教学通讯》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多篇
上一页 [1] [2]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