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1、要加强自身修养,赢得学生尊敬。作为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从而赢得学生的尊敬。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性,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如果教师很有威信的话,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痕迹。”由此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在教育过程中掌握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根据学生年龄和特征和心理需要,为师生情感融入新的内容。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严于律己,品德高尚,博学多才,积极进取,通过自己良好的思想、个性、才能、情感、意志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具体言之,教师应具备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公正廉明,平等相待;教师应业务精熟,知识广博,热爱学生,真情投入;教师应有高度的语言修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多才多艺,观念紧跟时代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如果教师的“功夫”只有李逵的“三板斧”,坚信就会难以得到学生持久的真诚的敬仰。也不可能避免“不敬”事件的发生。 2、要学会宽容 善解人意。俗话说:“水至
如何坦然面对学生的“不敬”,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1、要加强自身修养,赢得学生尊敬。作为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从而赢得学生的尊敬。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性,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如果教师很有威信的话,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痕迹。”由此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应在教育过程中掌握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根据学生年龄和特征和心理需要,为师生情感融入新的内容。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严于律己,品德高尚,博学多才,积极进取,通过自己良好的思想、个性、才能、情感、意志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具体言之,教师应具备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公正廉明,平等相待;教师应业务精熟,知识广博,热爱学生,真情投入;教师应有高度的语言修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多才多艺,观念紧跟时代发展。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如果教师的“功夫”只有李逵的“三板斧”,坚信就会难以得到学生持久的真诚的敬仰。也不可能避免“不敬”事件的发生。
2、要学会宽容 善解人意。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教师一味苛求学生,以猫对老鼠的姿态而自居,到头来只能使自己变成孤家寡人。在教育现实中,经常看到许多活泼好动,虽有些毛病,但浑身上下充满灵气的学生被一些“严师”训教之后,“效果”显著,这些学生变得温顺安静了,由“敢想敢说敢做”变得“叫我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让做的事不做”,或者干脆“做了也不让你知道”。有些教师把这种转变效果视为成绩,至于学生们的将来如何,他们则很少考虑。像这样,教师只是把活泼变得安静,把学生个性的东西“压榨”成共性的东西还不那么可怕,可怕的是教师的这种教育抑制了学生的身心发展,阻碍了学生智能的提高,扼制一代创新人才的产生。所以在教育中,我们应多去关心学生,多去了解他们的苦楚,多换位思考。从中发现或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找到学生犯错的根源,然后宽容相待,这样势必会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也正是这份爱心、诚心、宽容让他们将老师的爱永远藏于心中,他们感谢教师对他们的关心、教育,哪里还会对老师“不敬”呢?
3、要树立良好的班风 营造和谐的集体氛围。俗话说:“入鲍鱼之舱,久闻不知其臭”。又有成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用来比喻客观环境对人的成长变化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对教师“不敬”的发生与班级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而良好的班风来自群体,班上要求树立正气,就要进行群体研究,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始终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每一位学生。在班集体,教师要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每一位学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我们要引导正确,确定众望所归的目标,集体荣誉感、集体意志在班上则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也要充分利用自身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平等相待的工作作风、风趣幽默的言谈举止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使积极的个体行为,像刻苦学习、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劳动等,成为榜样行为。从而构成健康、良好、和谐的班集体氛围。在我这样的运作下,今天的班级中,我的学生很少发生对教师的“不敬”。
4、赞扬学生要实而不虚 批评学生要严而不厉。对学生要赞而不虚,批评严而不厉是实现师生心理最佳距离的又一途径。学生是有感情和思想的,他们有自己的道德水准。而“表扬”和“批评”又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常用的两种教育手段。那么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利用这两种手段来改善师生关系,融洽师生情感,实现师生之间最佳心理距离呢?教育工作中,我们往往偏爱、溺爱好生,会瞧不起,看不惯后进生,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是滋长了好生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不良心理,也激化了后进生不易接受批评教育的逆反心理。这样,我们在优生和差生心中都无法占据应有的位置。为此,在教育学生时,我们要善于使用“表扬”和“批评”这两种双刃武器,把握好分寸,对优生表扬要恰当、适度,达到鼓舞、激励的目的就行了,切忌过分地吹捧,过分虚化。批评后进生时,不能太严厉、太苛刻;不能小题大做、捕风捉影;不能涉及学生隐私和生理缺陷,更不能用打击学生自尊心的方法来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而应该作出中肯的批评,摆事实、讲道理、有理有据有节,让学生心服口服地接受批评,真正认识错误,改正缺点。最好要时常采取“换位”思考法,多从学生角度思考处理问题的方法,多多掂量“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哲理,避免过激行为的发生,使学生在心理上能接受。学生偶尔犯了过失只要经过班主任的暗示、点拨而有醒悟,就大可不必指责学生,不如轻轻抚摩一下他的头,拍拍他的肩来得有效,这是催人改正,激人上进,而不伤害学生自尊的一味良药。正如魏书生老师说过:“要珍惜学生心灵中闪光的东西,以他们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黑暗。”经过这样的尝试,我后来在当班主任的过程中,很少发生学生的“不敬”事件。我想,如果班主任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都能用心把这些做好的话,那么,学生会对班主任产生由衷的尊敬,“不敬”事件会越来越少,甚至从此不会发生了。
当然,生活中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在我们的教海生活中,总会不可避免遇到一些另类学生,他们故意向老师挑衅,或是想捉弄一下老师,或向老师开了一个过激的玩笑。这时,作为心灵的育人者我们应想起自己教诲学生的话语,不是常常教育孩子们学会坦然吗?不是经常说坦然者的心灵像一汪空阔深远的大海,因为它托起的是晶莹如玉的浪花;是白帆点点的航船,是御风踏浪的渔歌。不管那些从海岸上吹来的枯枝败叶如何的铺天盖地,它们总会在大海的涤荡中永沉海底,根本污染不了大海的平静与魅力吗?那么面对学生的小小不敬,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坦然面对呢?是不是应能真正的以“师”者自居,去蔑视学生的“不敬”呢?
在教育这块神圣的土壤上,如果我们善于把“学生的不敬”镌刻在坦然的高空,那么我们的人生,我们的事业或许会更加辉煌壮丽!
总字数:6074
作者邮箱: yuhaisheng_7211@163.com
上一页 [1] [2]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