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写作主义”:我的中学语文教育信仰» 正文

“写作主义”:我的中学语文教育信仰

[10-16 16:51:28]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428

概要:(二)更有利于构建文本。站在写作主义的立场,阅读的目的应该是创造。阅读一个文本就是为了创造一个文本(如果有人反对,这里也不辩论),有了深入本质的阅读,就有可能把握住文章建构的奥秒。会分析(或拆分)一件物品,有利我们制造(或组装)一件物品。有对文章深层思维的分析,我们就可能把握写作思维,把握了写作思维,才会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章。由以上两点可以看出,读文的问题化可以把阅读和写作真正沟通。阅读与写作沟通也就是吸收与释放的沟通。这样的阅读不仅提取了信息,而且成全了创造(写作)。这样阅读与写作的融合就改变了传统作文教学的无能为力的命运。所谓无能为力,就是作文辅导没有真正有用的方法;多数无用的勉强而为之的辅导,只是浪费了师生的时间。(二)文 章 化第一、备课的文章化。备课的文章化就是老师在备课时,教案要写成文章;写作才思维。文章化的思考问题,才有可能产生创造的火花。老师在备课形式上,教案虽然可以有重点和难点,但我以为它的主体形式应该是一篇篇文章:是通过文章对一个个问题进行的思索、探讨和对话。这样的教案就会一扫长期以来的语文教案八股,就会一扫教案设计一问一答的简单草率和虚假。老师

“写作主义”:我的中学语文教育信仰,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二)更有利于构建文本。站在写作主义的立场,阅读的目的应该是创造。阅读一个文本就是为了创造一个文本(如果有人反对,这里也不辩论),有了深入本质的阅读,就有可能把握住文章建构的奥秒。会分析(或拆分)一件物品,有利我们制造(或组装)一件物品。有对文章深层思维的分析,我们就可能把握写作思维,把握了写作思维,才会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章。

由以上两点可以看出,读文的问题化可以把阅读和写作真正沟通。阅读与写作沟通也就是吸收与释放的沟通。这样的阅读不仅提取了信息,而且成全了创造(写作)。这样阅读与写作的融合就改变了传统作文教学的无能为力的命运。所谓无能为力,就是作文辅导没有真正有用的方法;多数无用的勉强而为之的辅导,只是浪费了师生的时间。



(二)文 章 化

第一、备课的文章化。备课的文章化就是老师在备课时,教案要写成文章;写作才思维。文章化的思考问题,才有可能产生创造的火花。老师在备课形式上,教案虽然可以有重点和难点,但我以为它的主体形式应该是一篇篇文章:是通过文章对一个个问题进行的思索、探讨和对话。

这样的教案就会一扫长期以来的语文教案八股,就会一扫教案设计一问一答的简单草率和虚假。老师备一篇课文就是在构建自己的文章。这样的备课的历史就是书写创造的历史,即备课史就是创造史。这样的语文老师才叫没有白活一世,因为它留下了精神文化产品——文章。

试想,人们是愿读闪烁着思想光芒的文章,还是愿读你那僵化的八股教案?即使你的教案也可能设计的花哨精巧,但那毕竟与技术太靠近,很难与思想接缘。尼采说:在所有写就著作里,我只喜爱作者用鲜血写成的。用鲜血写成的著作:你将体验到,鲜血即思想。我同意尼采的说法。

第二、交流的文章化。老师备课就是写作,讲课就是发表。一篇课文最少应该有一个问题值得深入研究;讲课时,老师理应把研究成果与学生交流。这种文章交流意义重大:既可以展示创造,也可以起示范榜样作用。这样有利于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条理和深入,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境界,避免满堂问的肤浅。

第三,练习的文章化。同样,学生在作业时也应提倡文章化。这听起来好像骇人听闻,其实一经审视并不可怕。不但不可怕而且还是很必要的。我说不可怕,其理由是我们在以往完成语文练习的过程中,实质上已经做到了文章化,只不过我们没有这个自觉,也没有考虑到给自己的思考命一个题目。如《荷塘月色》的课后练习:

朗读课文,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感情基调的语句,然后联系景物描写,说说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

要回答这个问题显然不是三言两语能解决的,你如果认真的把自己的思考写出来,肯定就是一篇小论文。你正真的这样做了,你也就有了真正的个人化的解读。你也许会发现传统的和专家的看法常常经不起推敲。因此,你可能发现《荷塘月色》的情感并非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而是浓浓的愁绪和淡淡的喜悦;你也许会发现《荷塘月色》的结构也并不是圆型的而是波浪型的。

在《荷塘月色》的其它练习中,通感、比喻、拟人、炼字等妙处都必须用心体会、揣摩、联想和比较。这中间的思维过程如果表述出来,实际上就是文章。也只有这样把思维表述出来,才算把握到了语文学习的脉搏。

语文学习的意义多在过程而不在结论,而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恰好颠倒阴阳,师生都是只盯着结论而不愿思考过程。因此,练习的文章化,就有望防止传统语文教学的粗糙和粗暴,有望挽救传统语文教学的事倍功半的悲惨命运。

只要我们自觉到这一点就成功了大半,有时我们只需给自己的思考加个题目即可。如:

(1)浓浓的愁绪,淡淡的喜悦——《荷塘月色》的情绪变化;

(2)《荷塘月色》的修辞;

(3)《荷塘月色》的“炼字”。

语文教学,有人主张积累,有人热衷感悟。只有文章化的练习,感知和揣摩才不至于落空(或被老师的“热情”遮蔽)。非文章化的练习只有练习的量,而没有练习的质。

另外,写评论文章或文体仿写也是典型的练习文章化(在上一篇文章中已有论述)。练习的文章化,除了是语文学科特点的需要,也是创造使命的需要。创造需要研究,研究需要构建自己的思索过程,构建思索过程就是写作的过程,写作的过程就是文章化的过程。文章化就是写作化就是创造化,文章化的练习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马正平:《写的智慧》第五卷,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499页。

(2)陈果安:《写作主体的构建(四)》(陈果安著《现代写作学引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662页)。

(3)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总序第2页)。

(4)马正平:《写的智慧》第一卷,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54页。

(5)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总序第3页。

(6)李镇西:《语文考试改革势在必行》(李镇西《从批判走向建设》,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10月,226页)。

(7)朱宝元:《大胆废除标准化考试》(孔庆东、摩罗、余杰主编《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413页)。

(8)孙绍振:《人文精神的回归——答〈海峡都市报〉记者问》(孙绍振《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4月,72、73页)。

(9)陈果安:《写作主体的构建(四)》(陈果安著《现代写作学引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622页)。

作者邮箱: wsy@31941@vip.sin.com

上一页  [1] [2] [3]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用好师生交流的平台——作文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