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激导”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正文

“激导”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0-16 16:53:25]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890

概要:“巩固达标”既是一个程序也是一个要求。“激导”式教学把它作为最后一个环节,是因为“激导”式教学坚持以目标为中心,以达标为目的。“巩固达标”不要片面地理解为达标测试,如“指导评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巩固达标”的过程,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与能力点都应有一个专门的“巩固达标”过程,只有那些重点、难点以及普遍掌握较差的知识点与能力点,常常需要“趁热打铁”,此时,学生刚刚掌握某种知识可能力,心理上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这“趁热打铁”式的形成性测试,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有利于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有利于知识能力的巩固达标。“设定目标——激起疑问——练习反馈——指导评价——巩固达标”形成一个完整的封闭程序。课堂教学里往往是分“微格”进行操作,多个“微格”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一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一个或多个循环,使课堂教学有序而不死板,课堂气氛活跃而不散漫,节奏鲜明,高潮迭起,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激导”式教学的基本宗旨是以目标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据,以师生为主体,以激疑为起点,以练习为主线,以鼓励为方向,以达标为目的。三、“激导”模式的理论依据“激导”模式的理论基

“激导”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巩固达标”既是一个程序也是一个要求。“激导”式教学把它作为最后一个环节,是因为“激导”式教学坚持以目标为中心,以达标为目的。“巩固达标”不要片面地理解为达标测试,如“指导评价”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巩固达标”的过程,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与能力点都应有一个专门的“巩固达标”过程,只有那些重点、难点以及普遍掌握较差的知识点与能力点,常常需要“趁热打铁”,此时,学生刚刚掌握某种知识可能力,心理上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这“趁热打铁”式的形成性测试,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有利于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有利于知识能力的巩固达标。
“设定目标——激起疑问——练习反馈——指导评价——巩固达标”形成一个完整的封闭程序。课堂教学里往往是分“微格”进行操作,多个“微格”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一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一个或多个循环,使课堂教学有序而不死板,课堂气氛活跃而不散漫,节奏鲜明,高潮迭起,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激导”式教学的基本宗旨是以目标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据,以师生为主体,以激疑为起点,以练习为主线,以鼓励为方向,以达标为目的。
三、“激导”模式的理论依据
“激导”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目标导控理论”、“愤悱启发理论”、“反馈控制理论”、“需要理论”、“激励理论”。
(一)目标导控理论
实行目标教学的改革实验早已取得成功的经验,这是因为他们充分地利用了目标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对教学实行目标管理,运用目标导控理论来作为“激导”模式的理论基础,就是要吸收目标教学之长为我所用。在各种教学模式中,大都强调了目标的重要性,然而大都又把它排斥在教学程序之外。“激导”模式不仅把“目标导控理论”作为它的理论基础,更为与众不同的是,它把“设定目标”作为教学中的第一个程序,以目标作为教学的中心。“激导”式教学强调每一堂课必须先根据大纲和教材制订出明确的目标,整堂课始终围绕着目标而激疑、而练习、而指导、而巩固、最后达到目标。
(二)愤悱启发理论
著名教育家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论述,成为启发式教学的基础。“激导”式教学正是吸取启发教学之精华,注重把教学内容编拟成一个个问题,以“激起疑问”作为一轮教学的起点,通过练习达到“愤悱”的状态,然后启发(指导),先练后讲,先愤悱后启发,这样既能激发学习动机,又能创造因材施教的机会,同时能促进知识的巩固消化和能力的发展,使教学达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要求。
(三)反馈控制理论
教师和学生共同作为教学的主体,他们之间需要经常的进行信息交流。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及时进行指导和评价;学生则通过教师的评价来了解现状与目标的差距。反馈控制理论告诉我们:反馈必须即时,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根据人脑记忆及遗忘的规律,信息的遗忘进程是开始快而后越来越慢的过程。因此,信息的反馈和评价越及时,信息的巩固就越强。“激导”式教学即强调“趁热打铁”,当堂练习反馈,当堂巩固达标,因此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四)需要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都是为着一定的利益而行动。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样的有各种需要:遇到疑难问题渴望得到指导的需要;付出了劳动希望得到肯定的需要;……“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导致“行动”。只要我们能恰当地激起学生对知识、能力的“需要”,它就能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激导”式教学中“激疑”与“指导评价”等程序都包含着对学习需要的满足,有助于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五)激励理论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人受到鼓舞后,会增强自信心,从而产生一种极大的积极力量和无形的力量。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激励理论”关键在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导”式教学强调对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应及时予以指导评价,特别要注意评价的激励性。
以上几种理论在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中,我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基本上构成了“激导”模式的理论基础。
四、“激导”模式的教学实例
“激导”模式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模式。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从前面对它的基本内涵的介绍中即可初知。现就我教《枣核》一课谈谈“激导”模式的具体操作。
(一)设定目标。根据大纲对初一学生的要求及教材内容,本课应达成的教学目标主要如下:1、增加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体会文中人物强烈的民族感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理解用朴实的语言表现人物深沉的感情的写法;3、学习借助上下文推断词义。以上三个目标重点难点在第二个方面,这一堂课的教学就是围绕着设定的目标进行。
(二)激起疑问。“激疑”应当围绕教学目标而设。为了达成三个教学目标,我把课堂教学分成七个“微格”进行操作。每个“微格”既是为着总目标实现而进行的激疑,同时又是把大的目标分解成小目标。每一个“微格”就是一个“目标”——“激疑”——“练习”——“指导”——“巩固”的小循环。如此一环接一环,一环套一环,教学中始终使学生能主动参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堂课里高潮迭起,达到实现三个目标的目的。
(三)练习反馈。可以说,“练习”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读《枣核》一文,练习方式多种多样,如“听朗读录音”、“改注音”、“圈点批注”、“讨论”、“猜想”、“答问”、“齐读”、“欣赏”等等,无一不是学生的练习活动。由于练习形式的多样,学生的素质得以多方面发展。信息的反馈通过教师巡视、指名回答、指导评价得以及时交流。
(四)指导评价。针对学生反馈的信息,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指导。如对读音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这种指导是校正式的。如对“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不能说清楚,教师设置情境:“亲人出门在外,日子过得很舒坦,但他隔段时间便往家里写信、打电话,这是为什么?”这种指导是启发式的。如学生找出表达思乡的方式之后,教师讲述:“多朴实的行动,多深沉的感情,他把自己的后花园布置得家乡味十足,由此可见他对故乡思念之深沉。”这种指导是点拔式的。如结束语:“看月亮,思故乡”,这是台湾同胞盼望祖国统一,亲人团聚的真实写照。“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明。”改革开放的今天,海外华人纷纷投资国内,回报父老乡亲;面对特大洪水,他们更是慷慨解囊,无私援助。这一切只因为,对故土的依恋,是中华民族最为浓烈的情思。愿我们的心里永远系着自己的祖国,永远系着自己的故乡!这种指导是激情感染式的。总之,指导方式多种多样,一切根据反馈信息而定,为着实现教学目标而定!评价则自始至终注重鼓励,不用批评,不轻易否定。
(五)巩固达标。《枣核》一课教读,既有为巩固某项目标而设置的专项练习,更多的则是通过指导评价予以实现。专设的达标练习如分析“劈头”一词的意思之后,归纳出“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的一种方法,为了使学生掌握这一方法来推断词义,当即设置巩固练习:请根据上下文推断加点词“风烛残年”的意思。是否设置巩固达标练习须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前所述,这里不再多讲。
五、“激导”模式的适用范围
“激导”模式首先是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而构建的,但它同样地适用于各类学科的教学。因为它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定目标——激起疑问——练习反馈——指导评价——巩固达标”的程序实际上是各科教学应采用的一般程序,符合素质教育的整体要求。因此,“激导”模式同样适用于其它各类学科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的根本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发智力,发展思维,掌握知识,促进能力的培养。“激导”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我在这方面的探索将不断的深入和完善,也切盼这种教学模式能得到领导、广大教师、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指导,使之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完成于1997年9月,在湘乡市“三优联评”教学竞赛中为赛课获一等到奖立下功劳,后获该年度湘乡市论文评比一等奖,并在湘潭市论文评比中首次获得一等奖,第二年参加首届“语通杯”全国中学语文教师教研成果大赛获一等奖,此文为我教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为自己以后的教研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一页  [1] [2]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激情、导练”作文指导新课型浅说
《“激导”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相关文章
  1. “激导”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 “激导”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3.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激导”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4.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激导”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5.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激导”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6.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激导”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