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余映潮老师却不是这样。他的课堂上,处处具有美的特质。他把课文的学习分成四个阶段,让学生①说“理解”的话;②说“积累”的话;③说“发现”的话;④说“创造”的话。以第一个阶段说“理解”的话为例。在导入新课之后:师:夏天也是好天气,它好在哪里?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说话。怎么说?这样 说:“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比如说: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太阳不肯回家去。各人自说自讲,并在书上作记号。(学生杂然地读课文,说“话”)师:下面准备课堂发言,先预演一下。(学生按句式要求各说以句话)……生: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小女孩可以穿花裙子。师:多么秀美呀。生:夏天也是好天气,它是这样的一处世外人间,让你在躁动中获得一份自省的宁静,一份化外的智慧和实实在在的虚无。师:这是说,在很热的时候,我们的心很静。……学生畅快的发言与教师精粹的评点交融在一起,形成动人心弦的课堂交流。两相比较,前者,虽然也有师生的密切配合,但总让人感觉到有些许遗憾。遗憾在哪?在于没有情感的渗入,只有干巴巴的对话,干巴巴的课文朗读,毫无美感可言。后者却不同,学生的发言,老师的点评,都是心灵的交流,情感的交融,给人身临其境
美——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余映潮老师却不是这样。他的课堂上,处处具有美的特质。他把课文的学习分成四个阶段,让学生①说“理解”的话;②说“积累”的话;③说“发现”的话;④说“创造”的话。以第一个阶段说“理解”的话为例。在导入新课之后:
师:夏天也是好天气,它好在哪里?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说话。怎么说?这样 说:“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比如说: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太阳不肯回家去。各人自说自讲,并在书上作记号。
(学生杂然地读课文,说“话”)
师:下面准备课堂发言,先预演一下。
(学生按句式要求各说以句话)
……
生: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小女孩可以穿花裙子。
师:多么秀美呀。
生:夏天也是好天气,它是这样的一处世外人间,让你在躁动中获得一份自省的宁静,一份化外的智慧和实实在在的虚无。
师:这是说,在很热的时候,我们的心很静。
……
学生畅快的发言与教师精粹的评点交融在一起,形成动人心弦的课堂交流。
两相比较,前者,虽然也有师生的密切配合,但总让人感觉到有些许遗憾。遗憾在哪?在于没有情感的渗入,只有干巴巴的对话,干巴巴的课文朗读,毫无美感可言。后者却不同,学生的发言,老师的点评,都是心灵的交流,情感的交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这就是美感。
其次,美在无言。美的形态有多种,有时,无言也是一种美。所谓无言,就是没有言语的参与,只有心灵的沉浸。这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师生共同处在某种特定的情景,沉浸在其中,在感悟,在体验,在进行心灵的交流,从而获得美的享受。
语文教学中,这样的情境很多:
有位老师教都德《最后一课》的最后一部分时,“当,当,当!”录音机里突然传出了沉重、遥远的钟声,学生既怔有诧,全神贯注,寂静笼罩这课堂片刻。
接着,教师深情地朗读起来:“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沉默。教师哽住了,读不下去了。教室里鸦雀无声。突然,教师“转身朝着黑板,使出全身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这时,同学们深情地注视着教师,表示了前所未有的敬意,仿佛这位教师就是韩麦尔。
……
这位教师,不仅自己融入了都德所描绘的情境中,被主人公那强烈的爱国精神所感动。更妙的是,他精心设计了这一教学片段,巧妙的运用了录音机、自己的朗读、自己的模仿表演,把学生们带进了那个亡国的情境中。在这时,学生表面上的无言,其实是内心的千言万语,内心强烈的情感,难以表达的表现。“此时无言胜千言”。一些优秀语文教师,在他们的成功教学中,运用他们的智慧,设计了许许多多这样美妙的片段,大大丰富了语文教学的课堂。
再次,美在节奏。在教学中,张驰兼顾、抑扬顿挫的节奏,能使课堂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礼记·乐记》中说:“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节奏,本意为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急徐行止长短强弱等现象。美国的理查德·波列斯拉夫斯基在《演讲六技》一书中说:“节奏是一件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各种不同要素的有序、有节拍的变化——而这一切变化一步一步地激起欣赏者的注意,始终如一的引导他们接近艺术家的最终目的。”这是指艺术上的各种要素的有秩序、有节拍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上,节奏主要指教学结构的疏密变化、教学气氛的张驰起伏、教师声调的抑扬顿挫等。教学中丰富的节奏,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从而产生美感。
课堂教学中节奏的形成,取决于多种因素。但以下几方面是必不可少的①:
教学内容主次分明。一堂课,一篇课文,乃至一个单元的教学,教师需要教,学生需要学的方面很多。但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出发,确定重点、难点,切忌面面俱到,平均用力。重点内容,要重锤敲打,精雕细刻;一般内容,一语带过,忍痛割爱。这样,就有主有次,有详有略,自然就会相成鲜明的节奏。
课堂气氛张驰有序。中国有句古话:“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张与驰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课堂教学中,就是要讲究“张”与“驰”的巧妙配合。
其实,一堂课就象一出戏一样,要有使人平心静气的舒缓场面,也要有使人紧张振奋的高潮。就是这种平缓与高潮的交替出现,才能扣人心弦,产生真正的节奏。课堂中,如果整个45分钟都是一板一眼、四平八稳、慢条斯理的舒缓气氛,学生必然感到索然寡味、无精打采。相反,如果整节课都是激情洋溢、精神振奋,学生也会因过度疲劳而思维抑制,教学效果也将适得其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巧妙地把课堂气氛由平缓推向高潮,又由高潮逐步转入平缓。使学生时而紧张,时而舒缓;时而迷惘,时而惊叹;时而兴致勃勃,时而惴惴不安。
教学速度安排适宜。上课的速度是教学节奏的一个重要方面。上课的速度应该有快有慢,有行有止,错落有致,才能形成鲜明的节奏。太快,学生一会跟不上;太慢,学生又容易走神。一味地讲解或思考,学生大脑没有得到适当休息,容易疲劳;停顿太多,或停顿时间太长,又破坏了一堂课的完整性。这些,都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调节。
教师语调抑扬顿挫。语调是由语音的高低、强弱、长短、轻重等各种因素构成的。上课时,教师要运用好这些因素,使自己的语言产生抑扬顿挫的效果,从而用语言粘住学生。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她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学生。”她就是用自己那富有艺术性的语言粘住了一代又一代学生的。
语文课堂教学中,美的境界形态多样,限于篇幅,就不再赘述。
注释:
① 张运辅《语文教学节奏艺术浅探》,徐大兰 涂木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11月版。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丰县付坊中学
邮政编码:344506
http://www.51jxk.com/vbb/showthread.php?threadid=5130
上一页 [1] [2]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