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2.营造合作氛围,实现思维交锋。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合作的活动过程。营造课堂合作氛围,既是课堂教学本身的客观要求,又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教师应尽量尊重学生意见,了解他们知识结构的现状和学习心理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进行心理互换;在教学活动中,留给学生一块相当充裕的自由活动的天地,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把问题提给学生。如,我在教《信陵君窃符救赵》时,让学生讨论“信陵君的所作所为是否值得褒扬?”;在教《孔乙己》时,我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孔乙己是一个多余的人?”;在教《祝福》时,让学生讨论“‘我’代表谁?‘狼’代表什么?”学生反映热烈,以上讨论都成了这些课的亮点所在。可见,学生处在一种宽松自由、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求知欲望会得到诱发和补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争辩,使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在集体中解决,使本来能解决的问题找到更便捷的方法和圆满的答案,让学生体味到学习的乐趣。其实,这样的思维交锋比结论本身更重要,讨论和争辩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大大强化了学生的问
学生问题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2.营造合作氛围,实现思维交锋。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合作的活动过程。营造课堂合作氛围,既是课堂教学本身的客观要求,又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教师应尽量尊重学生意见,了解他们知识结构的现状和学习心理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进行心理互换;在教学活动中,留给学生一块相当充裕的自由活动的天地,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把问题提给学生。如,我在教《信陵君窃符救赵》时,让学生讨论“信陵君的所作所为是否值得褒扬?”;在教《孔乙己》时,我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孔乙己是一个多余的人?”;在教《祝福》时,让学生讨论“‘我’代表谁?‘狼’代表什么?”学生反映热烈,以上讨论都成了这些课的亮点所在。可见,学生处在一种宽松自由、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求知欲望会得到诱发和补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争辩,使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在集体中解决,使本来能解决的问题找到更便捷的方法和圆满的答案,让学生体味到学习的乐趣。其实,这样的思维交锋比结论本身更重要,讨论和争辩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大大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我们教师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就会欣喜地听到学生创新之花慢慢绽开的声音。
参考文献
1.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 卫灿金《语文思维培育学》语文出版社1997年版
3. 阴国恩 李洪玉 李幼穗 《非智力因素及其培养》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 刘希平《学会思维》 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1999年版
5. 孙宏安《怀疑—科学探索的起点》 科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版
6. 詹姆斯L·亚当斯《突破思维的障碍》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上一页 [1] [2]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