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三并不是只有爱迪生的发明才可以称作“创造”。语文教育中,时时处处都呼唤着教师的创新行为,也时时处处都能够展示经过思考与实践盛开的美丽的创造之花,当然,“创造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更需要挖掘、培植。想与时代的脉搏一齐跳动,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创新型教师,我们就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思考,在终身教育地课堂里汲取源头活水,在教育科研的园地里不倦耕耘。正如教育家赞可夫所言:“所谓创造性,就是有一种不断前进、向着更完善、更新鲜的事物前进的志向,并且实现这种业已产生的志向。明天一定要比今天做的更好——这是一个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的座右铭。”[*10]参考资料:[*1] 《创造教育概论》兰州大学出版社 P278[*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P316[*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P361[*4] 《中国青年报》 1999年4月22日 冯月 《语文教育的叛徒》[*5] 同上[*6]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P426[*7] 德国第斯多惠语 转引自《中学语文教学》(人大复印资料)1996
解读中学语文教师的“创新”,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三
并不是只有爱迪生的发明才可以称作“创造”。语文教育中,时时处处都呼唤着教师的创新行为,也时时处处都能够展示经过思考与实践盛开的美丽的创造之花,当然,“创造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更需要挖掘、培植。想与时代的脉搏一齐跳动,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创新型教师,我们就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思考,在终身教育地课堂里汲取源头活水,在教育科研的园地里不倦耕耘。正如教育家赞可夫所言:“所谓创造性,就是有一种不断前进、向着更完善、更新鲜的事物前进的志向,并且实现这种业已产生的志向。明天一定要比今天做的更好——这是一个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的座右铭。”[*10]
参考资料:
[*1] 《创造教育概论》兰州大学出版社 P278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P316
[*3]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P361
[*4] 《中国青年报》 1999年4月22日 冯月 《语文教育的叛徒》
[*5] 同上
[*6]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P426
[*7] 德国第斯多惠语 转引自《中学语文教学》(人大复印资料)1996年12期
[*8] 朱绍禹先生语
[*9] 《当代文萃》 2000年5期 P12
[*10] 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 P250
上一页 [1] [2] [3]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