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母语习得论——一种全新的解读语文教学的理念» 正文

母语习得论——一种全新的解读语文教学的理念

[10-16 16:55:02]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539

概要:4)反复性原则。反复性原则是指在母语习得中对部分语言材料反复阅读,反复玩味,以达到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积淀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等目的。这种反复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精读,它不是对语篇语段的抽象分析,而是对语言材料的直觉感知。反复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重读,摘抄,诵读,背诵等。在这方面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古人读书,不像现在这样分析或做练习,主要是让学生读书,讲究诵读涵泳,强调熟读成诵。在反复的诵读涵泳中,学生不仅语感会增强,对文章的理解会加深,结构文风会受到影响,而且精神人格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而通过熟读成诵形成的语言积累,也会成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最近,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同志在谈到语文教材编写的时候,结合自己读书写作的体会反复强调了诵读背诵的重要性,"我主张,语文教学还是要背书","教材要按照可以让学生背的标准来编写","教材应尽量提供一些好的词汇、句子,好让学生背会、记熟后去进行新的改进、创造","你必须肚子里装进很多范

母语习得论——一种全新的解读语文教学的理念,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4)反复性原则。反复性原则是指在母语习得中对部分语言材料反复阅读,反复玩味,以达到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积淀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等目的。这种反复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精读,它不是对语篇语段的抽象分析,而是对语言材料的直觉感知。反复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重读,摘抄,诵读,背诵等。在这方面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古人读书,不像现在这样分析或做练习,主要是让学生读书,讲究诵读涵泳,强调熟读成诵。在反复的诵读涵泳中,学生不仅语感会增强,对文章的理解会加深,结构文风会受到影响,而且精神人格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而通过熟读成诵形成的语言积累,也会成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最近,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梁衡同志在谈到语文教材编写的时候,结合自己读书写作的体会反复强调了诵读背诵的重要性,"我主张,语文教学还是要背书","教材要按照可以让学生背的标准来编写","教材应尽量提供一些好的词汇、句子,好让学生背会、记熟后去进行新的改进、创造","你必须肚子里装进很多范文,它的词汇、章法、思想,到时候才能拿得出来,才能变化组合。"在这方面,我国新老两代科学家的不同很能说明问题。苏步青、华罗庚等老一辈的科学家不仅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卓越的建树,而且旧学功底也十分深厚,研究之余还常常吟诗作文;而杨乐,张广厚等新一代科学家,虽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人文底蕴比起他们的前辈来就显得逊色多了。
  3、母语习得论与语文教学改革
  语文教学的问题由来已久,从本世纪初现代意义上的语文学科诞生以后,对语文教学问题的讨论和探讨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更是一浪高过一浪。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这个原本没有解决的问题显得矛盾更加尖锐,弊端更加突出,终于引发了现在全民参加的语文教育大讨论。世纪之交中国教育正在完成一个历史性的转变,那就是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语文教学的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而近一个世纪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已为解决语文教学这个世纪性难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的关键是如何从众多的模式、丰富的经验中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上升为语文教学的基础理论,只有从众多的特殊中概括出的一般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母语习得论要做的正是这方面的工作。比如,目前全国中小学语文界有几个著名的语文教改实验,包括湖北省宜昌市初中语文"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实验,山东省高密一中"语文实验室计划"教改实验,山东省烟台市小学和初中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改实验,这些实验虽然学段不同,形式不同,但也有一些显著的共同点,那就是都注重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与学生思想实际结合,走"大语文"的道路,都倡导大量读写,把课外阅读、课外语文活动纳入语文教学的正式课堂。而这些共同点从语言学习理论的角度看都属于母语习得,即让学生在真实的母语环境中通过大量使用母语而获得母语的读写听说能力。从另一方面讲,母语习得论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理论,虽然不提供具体的操作模式和方法,但它对具体的语文教学仍有指导作用,甚至会带来语文教学观念的革命性变化。比如,按照母语习得论,语文教学体系应由习得和学习两个部分组成,而习得起主要作用。那么,语文课堂上过多的课文分析,过多的练习检测,就要让位于学生主动的生动活泼的语文读写实践。这正是一些著名的语文教改实验不约而同都选择双线运行模式("双轨运行"、"课内外衔接"、"语文课堂+语文实验室")的原因。又如按照母语习得论,语文教学要实现从以学习为中心到以习得为中心的转换,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是要完成三个根本转变,那就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从以讲析为中心到以语言实践为中心的转变,从以形式为中心到以内容为中心的转变。显然,这是对现行语文教学模式的一个反动,但它体现了当代素质教育和现代教学理论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不仅如此,目前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些主张和观点也可以从母语习得论中找到语言学习理论的根据,得到心理语言学的阐释。像"大语文"教学观,"语文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观点,与母语习得论要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习得母语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为什么语文学习要与社会生活结合,要与学生思想实际结合?因为语言能力是在语言信息和心理信息同时传递,同时加工的真实交际过程中形成的。据此原理,对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母语习得论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张志公先生曾经提出语文教学有两个根本性的问题要解决:一个是效率低下,一个是实用性差,学生不能学以致用。母语习得强调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一方面学就是用,用就是学,从而解决语文教学实用性差不能学以致用的问题;另一方面只有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习得母语才符合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从一些发达国家的语文教学情况看,也是如此。他们不仅要求在学习语文时要有"很高的现实迫近程度",而且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检测也有"很高的现实迫近程度",如"英国GCSE中直接提供最真实的社会材料","同时,学生被要求完成的任务也是真实的"(李明洁,《语文学习》2000年第7期)。目前,在语文教学讨论中还有一个取得共识的观点就是语文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还担负有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任,要为学生一生打好"精神的底子",同时,语文教学还负有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任务。母语习得论中的真实性原则和以内容为中心的原则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了语言学习理论和心理语言学的根据。正如儿童母语习得既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过程,也是儿童认知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一样,中小学生的母语习得既是他们读写听说能力发展提高的过程,也是他们精神成长的过程,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道德人格的形成,认知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和他们的母语习得一起完成的。一些语文教改实验的成果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烟台市小学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改实验不但带来了学生语文水平大面积大幅度的提高,也带来了学生认知思维能力,思想道德素质的大幅度提高。(参见《小学语文教师》1995年第10期)
  另外,以母语习得的观点来看待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可以使中国传统语文教学摆脱经验性的模式,从语言学习理论方面得到科学的阐释,从而真正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科学的现代语文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教学问题不但存在的时间长,而且错综复杂,我们不能幻想今天能以某一种理论,某一种模式而毕其功于一役,但有全社会对母语教育的关注,有一个世纪来语文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加之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我们应该有信心在世纪之交使中国的语文教学有一个大突破。 

 
    

上一页  [1] [2]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教学艺术的运用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