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明晰化 序列化 层级化 系统化———初中语文学法指导实验报告» 正文

明晰化 序列化 层级化 系统化———初中语文学法指导实验报告

[10-16 16:55:02]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700

概要: 87% 17% 初二 实验班 73.2分 92% 26% 对比班 67.8分 78% 8.6% (表三) 从表中可以看出,试验班比对比班 及格率平均高出11%,优秀率高出17%, 这一成绩充分说明,实验的成效是明显的,其大大缩小了差生面,提高了优秀率。 (二)教给学法、培养习惯、形成素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比单纯的教给学生知识更有意义。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学习某项知识并做到长时间的持之以恒,结果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法和习惯难以分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

明晰化 序列化 层级化 系统化———初中语文学法指导实验报告,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87%
 17%
 
初二
 实验班
 73.2分
 92%
 26%
 
对比班
 67.8分
 78%
 8.6%
 

(表三)   

  从表中可以看出,试验班比对比班                                                                                                           及格率平均高出11%,优秀率高出17%, 这一成绩充分说明,实验的成效是明显的,其大大缩小了差生面,提高了优秀率。

    (二)教给学法、培养习惯、形成素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比单纯的教给学生知识更有意义。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学习某项知识并做到长时间的持之以恒,结果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方法和习惯难以分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会学习"同时还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因为习惯把人的行为动机、意图、选择方向凝缩在已经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中,对于积极的习惯来说,它使人在发生行为时大大简化了活动过程。所以,阶段性的教学活动中,真正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东西便是科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实施“语文学习明晰化、序列化、层级化、系统化的学法实验”活动的意义也正在这里:首先,增强了教学双边活动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我们平时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展学法实验活动,注重学生在构建语文知能要点表的过程中形成各册语文知能体系,并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各年级各册的语文知能要点表积累下来。到初中毕业复习时,让学生将六册语文的知能训练要点表连缀在一起,就构成了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能训练体系。而后以此为本开展自己的复习指导活动,既轻松自然又显得目的明确重点突出。其次,在教学活动中反复重视学生的亲自参与实践操作,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拎出来——渗进去——析出来”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串珠成线,牵线织网”即由点到面的积淀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基于学生的这些认识活动来培养他们“整体感知——局部渗透——系统领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就这样通过实施学法指导实验课题,对学生长时间潜移默化持之以恒地训练,学生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

    (三)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本身积储着巨大的学习潜能。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潜在的学习能量是否正常发挥出来,关键在于教师的“导”。在学法实验活动过程中,师生讨论制定出《语文知能训练要点表》,教师有了“导”的依据,学生也有了学的目标。在实验当中,我们在初一年级第二学期的教学之前(假期里)就设计并下发《语文知能训练要点表》,要求学生超前自学表内所列各点。学生能自学的先自学完成。若学生能力有限,一时不能自学完成,可让学生先作尝试,而后带着问题听课,这样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课堂效果。事实上,由于开展语文学法实验活动,有知能要点表作指导,全册书的很多内容可通过学生超前自学完成,这样就大大节省了课堂宝贵时间,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把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增大课堂容量,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四)整体定向,前景广阔。我们常将定向教学的视点习惯性的落在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之中。实施“语文学习明晰化、序列化、层级化、系统化的学法实验活动”以来,我们将定向教学的视点拔高到全册语文的整体教学设计中。全册整体教学着眼于全册教材,一个单元、一篇课文所呈现的知能要点都协调于全册教材系统之中。一册书的教学要提高哪些认识,掌握哪些知识,训练哪些能力,达到怎样的程度等等,事先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根据这个目标有计划地进行全册整体教学,从而使教学容量更大,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大的发掘。从理论上看,我校在学法实验活动中推行全册整体教学比单元教学具有更广阔的前景,对提高教学质量当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注释】

    [1]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国家教委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3页。

     [2]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1994年4月版。

     [3]、[4]同[1],见第7页。

    [5] 见于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载于《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探索》,钟昭良等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

    [6] 见庄文中《试解语文教学的“斯芬克斯之迷”》,载于《人民教育》1998年第10 期,第37页。                                   (本文约六千五百字)      

 

 

 

 

 

 

    

 

 

 

 

上一页  [1] [2] [3]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孔乙己、范进艺术形象的美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