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综合语文教学资料论语文现代化及其当前的任务» 正文

论语文现代化及其当前的任务

[10-16 16:56:16]   来源:http://www.51jxk.com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阅读:8866

概要:为什么要以扫盲、普及文化教育、汉语汉字信息处理技术和理论研究与开发为重点呢?据最新统计中国有一亿多人口为文盲半文盲。这比第一次人口普查两亿多人口为文盲半文盲减少了许多。语言文字要为实现四化服务,要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那么首先的任务就是要为扫除文盲服务。否则侈谈语文现代化,岂不是背离了语言文字工作的最起码的宗旨?语言文字想要发展,想要实现现代化,首先必须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否则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语言文字应用需要的现代化,还有什么意义可言?其次要为普及文化教育服务。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没有有文化素养的劳动者和技术人员那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使全国的人口100%具有中等文化水平以上,加以其中人口的70%以上具有中等专业技术的劳动者和技术人员,人口的30%-5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30%或更多的人口具有高级文化水平(包括专家、科学家等),那么中国的四个现代化是指日可待的了!而目前普及文化教育是工作的重点。语文现代化的当前重点之一,就是要为扫盲、普及文化教育服务。 其次,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和"实现全球信息网络的联网&q

论语文现代化及其当前的任务,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为什么要以扫盲、普及文化教育、汉语汉字信息处理技术和理论研究与开发为重点呢?据最新统计中国有一亿多人口为文盲半文盲。这比第一次人口普查两亿多人口为文盲半文盲减少了许多。语言文字要为实现四化服务,要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那么首先的任务就是要为扫除文盲服务。否则侈谈语文现代化,岂不是背离了语言文字工作的最起码的宗旨?语言文字想要发展,想要实现现代化,首先必须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否则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语言文字应用需要的现代化,还有什么意义可言?其次要为普及文化教育服务。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没有有文化素养的劳动者和技术人员那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使全国的人口100%具有中等文化水平以上,加以其中人口的70%以上具有中等专业技术的劳动者和技术人员,人口的30%-5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30%或更多的人口具有高级文化水平(包括专家、科学家等),那么中国的四个现代化是指日可待的了!而目前普及文化教育是工作的重点。语文现代化的当前重点之一,就是要为扫盲、普及文化教育服务。 

其次,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和"实现全球信息网络的联网"。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挑战。由此,在语文界、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界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语文现代化就是实现"语文信息化",而且是压倒一切的头等任务。这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切实际和不现实的。 

首先应当肯定,中国的语文现代化要适应信息革命的挑战,要把汉语、汉字适应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列为重点。这是不容置疑的。但这只是实现中国语文自身现代化重点任务之一,而不是全部,更不是压倒一切的头等任务。就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而言,计算机还无法普及到每个家庭,IBM486个人电脑,在美国本土的售价为一千美元,中关村康柏(COMPAQ) 386个人电脑售价七千元左右。如果还加上其他附件和软件、电源等等,使用一台个人电脑(不是打印机),大约一万至一万多元人民币。一般的工薪阶层年均收入,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为四千多元,农村约为两千多元。根本无法支付这笔巨额的开支。其次,电脑的应用毕竟是高层次的文化用品,连九年义务教育都尚未普及的情况下,侈谈普及家庭电脑,岂不是离现实生活太远?即使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并不等于普及了电脑应用的知识!最后,目前中文电脑,即使最出名的几种个人电脑,其编码系统也不是通用的!如果一种电脑兼收并蓄把几种编码方案都兼容进去了,那么使用时也只能选一种方案,如不然,则要多学几种。那时候,靠死记的编码必然容易遗忘,用来用去也只记得一种而已。电脑不能普及除了经济原因之外,编码方案与日常使用的文字分离造成操作上的困难是很重要的原因。可见,即使建设了"信息高速公路",能"上路"的人又有多少呢?(何况几百种、上千种的编码方案是"高速公路"上的绊脚石和暗礁,不把绊脚石和暗礁搬掉,公路无法开通!) 

不过,研究和开发汉语、汉字的信息处理技术和进行有关的理论研究仍然是中国语文为适应信息化时代所必须作为重点来进行的工作。汉语汉字的信息处理比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要晚,加上方块字比西方拼音文字存在先天的缺点--效率和成本都比拼音文字要差。(这点计算机技术界是有共识的。)所以更要未雨绸缪,迎头赶上。我们呼吁:由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协调,集中人力物力,进行研制一种规范的、标准的"电脑拼音文字"以代替目前所有的形码、音码方案,作为国家的统一标准。这一时机已经成熟。 

注释: 
①周有光《谈语文现代化》,《语文建设》1993年10月;《中国的语文现代化》,《语文建设通讯》(香港)1994年9月,45期。 
②周有光《信息时代的中国语文现代化》,《普通话》(香港)1994 年2月。 

上一页  [1] [2]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
上一篇:只怕那蚱蜢舟 载不动许多愁 中文上网何必要双重内码?
《论语文现代化及其当前的任务》相关文章
  1. 论语文现代化及其当前的任务
  2. 论语文现代化及其当前的任务
  3.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论语文现代化及其当前的任务
  4.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论语文现代化及其当前的任务
  5.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论语文现代化及其当前的任务
  6.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论语文现代化及其当前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