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生:老班长让病号吃鱼汤,自己却嚼着几根草根和鱼骨头,那皱紧眉头硬咽下去的情景催人泪下,好像我的喉管也被万根钢针扎着,心中痛苦万分。生:老班长临牺牲前怕浪费东西,拒绝吃鱼汤,他一心想着别人,唯独没有自己。师:想想老班长为什么这样做?表现他怎样的品质?生:老班长不辞劳苦,任劳任怨,像保姆照顾小孩一样照顾着三个年轻的病号,对革命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生:老班长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生:老班长用自己全部心血执行着党交给他护送伤员的任务,表现了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师:课文中对老班长的神情,动作、语言都有详细的描述,我们仿佛能看到、听到,透过这些描述,我们体会出他崇高的内心世界,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三、解疑释惑,发展思维1齐读最后一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师:现在想想初学课文时有的同学提出: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经过学习谁能解决这个问题。生:在长征过草地途中,老班长用鱼钩钓鱼给病号吃,鱼钩记录着老红军战士的英雄业绩。生:老班长虽然牺牲了,但鱼钩却留下来,从“长满红锈的鱼钩上”,我们可以
积极质疑 主动求解,标签: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51jxk.com
生:老班长让病号吃鱼汤,自己却嚼着几根草根和鱼骨头,那皱紧眉头硬咽下去的情景催人泪下,好像我的喉管也被万根钢针扎着,心中痛苦万分。
生:老班长临牺牲前怕浪费东西,拒绝吃鱼汤,他一心想着别人,唯独没有自己。
师:想想老班长为什么这样做?表现他怎样的品质?
生:老班长不辞劳苦,任劳任怨,像保姆照顾小孩一样照顾着三个年轻的病号,对革命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
生:老班长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
生:老班长用自己全部心血执行着党交给他护送伤员的任务,表现了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
师:课文中对老班长的神情,动作、语言都有详细的描述,我们仿佛能看到、听到,透过这些描述,我们体会出他崇高的内心世界,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
三、解疑释惑,发展思维
1齐读最后一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师:现在想想初学课文时有的同学提出: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经过学习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在长征过草地途中,老班长用鱼钩钓鱼给病号吃,鱼钩记录着老红军战士的英雄业绩。
生:老班长虽然牺牲了,但鱼钩却留下来,从“长满红锈的鱼钩上”,我们可以看到老班长无限忠于党,忠于人民,一心为同志,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永放光芒。
生:鱼钩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师:“我”为什么小心地把珍贵的鱼钩保存起来?
生:“我”要用鱼钩教育后代,学习老前辈为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
生: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表现了“我”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师: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马背上的小红军,陷入泥塘的老同志,耗尽最后心血的老班长,他们都是党培养的好战士,为了北上抗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无声无息地长眠在茫茫的草地上,我们要像他们一样永远听党的话,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当好“共产主义接班人,向着胜利,勇敢前进。”(齐唱队歌)
引疑、生疑、质疑、解疑
——《金色的鱼钩》课堂教学评析
宁夏教育学院副教授 闪一昌
《金色的鱼钩》记叙了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的感人故事。他接受了党交给的任务,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精心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而自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文章生动感人,是一篇极好的阅读课文,也是一篇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常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自学能力得到培养,并在语言文字的研习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本文,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一、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自行解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解题开始,即启发学生对以“金色的鱼钩”为题进行思考。学生初读课文之后,能针对课题提出个带有实质性的问题。对此,教师不急于求解,而是设下念,进一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进行深入思考,在整个阅读过程中,除了教师的适时点拨之外,完全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行解决问题。从“金色的鱼钩”到老班长“金子般的精神”,学生领悟得非常深刻。
二、抓中心句,牵一发而动全局,对学生的学法给以有效的指导。“老班长接受了什么任务”,这是让学生默读课文时思考的重要问题。教师并出示小黑板,再次强调这“庄严的使命”。这样使学生的思路直接指向文章的中心内容。指导员的这句话,与课文的各个部分关系十分密切,课文的整个情节都围绕它展开。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研读课文,自然地抓住了六个段落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也抓住了文章的中心。
三、融思想教育与能力培养为一体
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本课教学是成功的。学生通过读、画、说、想、议等活动,既锻炼了语言和思维能力,又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教师在几个环节的设计上是颇费苦心的。如“金色”的象征意义,学生以“鱼钩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作答。教师专门设计提问“为什么把鱼钩保存起来”?,学生像水到渠成一般回答了教师的提问:“要用鱼钩教育后代”“学习老前辈的高贵品质”。……,而最为精彩的,是教师饱含深情的结束语。至此这堂课已达到高潮,似乎可以下课了,但高潮之后,再起高潮,全体起立,齐唱《队歌》,师生心潮澎湃。“当好共产主义接班人,向着胜利,勇敢前进”的声音回荡在少先队员的心中!
上一页 [1] [2]
Tag:综合语文教学资料,综合语文教学资料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综合语文教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