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教学教育初中学习初中语文作品赏析“东篱”与“南山”——探究式诗歌赏析课堂纪实» 正文

“东篱”与“南山”——探究式诗歌赏析课堂纪实

[10-16 16:58:40]   来源:http://www.51jxk.com  作品赏析   阅读:8593

概要:生:(大笑)三、结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诗写出了诗人乐于归隐,陶醉自然的谈泊心境: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悠闲自得,不经意间,一抬头看见了静穆安娴的南山。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契合无间,此处的“菊”和“南山”都不再是纯自然的景物,而是灌注了诗人主观情志的意象,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淡然的情怀。而娴静的南山与诗人恬淡的心境相契合,以自然美反衬诗人的人格美,写得自然生动,令人回味无穷。在田园故土琴棋书画,悠闲自得,体虽不闲心自闲,难怪有人羡慕不已,称之为“陆地神仙”。怡然自得、其乐陶陶,其要义是在庸常的生活中发掘美感,发掘趣味,而又有意地跟现实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才是所谓“归隐”。四、后记1、诗歌的意象是丰富的、多向的,不可以过分坐实。2、与其泛泛讲许多篇,不如深入研讨一篇乃至一句。3、放手让学生探究,不盲从,不偏执,通过讨论,集思广益,以逐步养成多方面、多层次探究问题的习惯。上一页 [1] [2]

“东篱”与“南山”——探究式诗歌赏析课堂纪实,标签:作品赏析大全,http://www.51jxk.com
生:(大笑)

三、结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诗写出了诗人乐于归隐,陶醉自然的谈泊心境: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悠闲自得,不经意间,一抬头看见了静穆安娴的南山。人与自然浑然一体,契合无间,此处的“菊”和“南山”都不再是纯自然的景物,而是灌注了诗人主观情志的意象,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淡然的情怀。而娴静的南山与诗人恬淡的心境相契合,以自然美反衬诗人的人格美,写得自然生动,令人回味无穷。在田园故土琴棋书画,悠闲自得,体虽不闲心自闲,难怪有人羡慕不已,称之为“陆地神仙”。怡然自得、其乐陶陶,其要义是在庸常的生活中发掘美感,发掘趣味,而又有意地跟现实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才是所谓“归隐”。

四、后记
1、诗歌的意象是丰富的、多向的,不可以过分坐实。
2、与其泛泛讲许多篇,不如深入研讨一篇乃至一句。
3、放手让学生探究,不盲从,不偏执,通过讨论,集思广益,
以逐步养成多方面、多层次探究问题的习惯。

上一页  [1] [2] 


Tag:作品赏析作品赏析大全初中学习 - 初中语文 - 作品赏析
上一篇:淋漓尽致的形象摹画 真挚深沉的人生感慨——魏禧《大铁椎传》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