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范文写作总结报告计划规划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一五”规划» 正文

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一五”规划

[10-16 17:36:01]   来源:http://www.51jxk.com  计划规划   阅读:8479

概要:1、坚持政策导向与市场取向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政策扶持导向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正确处理好农机化发展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努力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服务、效益型农机化。 2、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加强重点项目建设,集中精力,加大投入,扶优扶强,加快发展。同时,要高度重视方向性、前瞻性技术与设备的研发和试验示范工作,搞好技术储备,夯实发展基础。 3、坚持平衡发展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既要通过典型引路,发挥示范作用,引领区域平衡发展,又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现差别化发展,形成农机化发展的区域特色。 4、坚持农机与农艺、加工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机与农艺、加工技术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突破农机化向纵深发展的瓶颈制约。 (三)发展目标 计划至20xx年,全市主要农作物(小麦、水稻和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其中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30%和90%,玉米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35%和15%,农作物秸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率达30%;经济作物生产、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水平

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一五”规划,标签:学生会工作计划,幼儿园工作计划,http://www.51jxk.com
1、坚持政策导向与市场取向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政策扶持导向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正确处理好农机化发展的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努力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服务、效益型农机化。
2、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加强重点项目建设,集中精力,加大投入,扶优扶强,加快发展。同时,要高度重视方向性、前瞻性技术与设备的研发和试验示范工作,搞好技术储备,夯实发展基础。
3、坚持平衡发展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既要通过典型引路,发挥示范作用,引领区域平衡发展,又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现差别化发展,形成农机化发展的区域特色。
4、坚持农机与农艺、加工技术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农机与农艺、加工技术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突破农机化向纵深发展的瓶颈制约。
(三)发展目标
计划至20xx年,全市主要农作物(小麦、水稻和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其中水稻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30%和90%,玉米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35%和15%,农作物秸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率达30%;经济作物生产、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机械化水平有显著的提高;农机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机作业收入达到15亿元,每年农机为农民人均增收的贡献份额占5%左右。到2015年全市主要农作物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
1、动力机械。“十一五”期间农机动力要加大更新调优力度,重点调整结构,提高农机质量、性能及配套水平,以大中型为主,小型为辅。小型拖拉机由15.3万台逐步稳定在12万台左右;大中型拖拉机更新1500台,由6956台发展到8000台;拖拉机的农具配套趋向合理。
2、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
(1)至20xx年水稻种植机械化面积达到75万亩,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30%左右,水稻机收水平达到90%。大力推广三麦精少量播种机和联合收割机。计划“十一五”期间推广水稻插秧机2700台,新增和更新高性能联合收割机2000台、精少量播种机10000台。三麦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2%和98%。
(2)“十一五”期间要努力提高玉米种植、收获机械化水平,加大玉米生产机械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至20xx年玉米种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要分别达到35%和15%。
(3)至20xx年农作物秸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率达30%。推广水田埋草机、秸杆粉碎还田机、反转灭茬机、秸秆打捆机、秸秆编织机、灭茬播种机及玉米秸秆青贮机械等秸杆还田及利用机械3000台。
3、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全市经济作物面积较大,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将是“十一五”农机化工作的重点之一。大力发展特种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推广大蒜、花生、牛蒡、山药、浅水藕、山芋、马铃薯等特色经济作物生产机械3000台。
4、林牧副渔业机械化。“十一五”期间要加大先进适用林牧副渔业机械的推广力度,全面提高林牧副渔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推广植树挖穴机、增氧机、水产品鲜活运输机、饲料生产机械以及畜禽养殖设备等林牧副渔业机械1000台(套)。
5、农林产品初加工机械化。 推广低温果蔬保鲜库、粮食低温烘干机械、精米加工设备、果品分级分拣机、剥壳机、大棚设施机械及蔬菜生产加工设备1000台。
6、农用航空技术应用。按照乙类航空站建设标准,进一步加强软硬件建设,再购置农用飞机2架,保有量达到5架,新建归航台1座,完善配套设施,加强空勤、机务、航管、通导、气象等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训,使航空站飞防能力达到每年300万亩。
三、“十一五”农机化工作重点
(一)重点组织实施“十项农机化项目工程”
1、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生产机械化工程。以加快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为重点,大力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巩固提高三麦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快精少量播种机和收获机械的更新换代;加快试验、示范、推广玉米种植和收获机械,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为减少粮食霉变,提高粮食品质,要加快推广粮食低温烘干机械、高性能精米加工机械等设备,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2、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工程。紧紧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先进适用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开发和引进步伐,尽快满足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的需求,推动农机化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由主要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和林牧渔业拓展,由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向全过程机械化迈进。重点发展果蔬生产机械、设施农业装备、园林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果蔬贮运保鲜设备、特种经济作物生产机械、绿色高效植保机械、节水灌溉设备、畜禽水产养殖机械及适应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新机具新技术,加快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进程。
3、农机装备调优工程。在保证农机具总量增长的同时,加大积极引导农机的合理配置,加速淘汰老旧机具,加快高性能适用机械的推广步伐。五年间计划报废更新大中型拖拉机1500台、精少量播种机1万台,报废小型拖拉机3.5万台,新增和更新高性能联合收割机2000台,推广高性能水稻插秧机2700台、玉米生产机械2500台、设施农业装备3000台。
4、农机服务体系创新工程。进一步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各类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大力扶持农机专业户、农机专业协会、农机合作社、农机服务专业公司、农机大户和种田大户的发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不断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的农机化服务体系。在农机服务模式创新方面,要以跨区作业为重点,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和范围,加快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
5、资源节约型农机化发展工程。一是积极宣传贯彻动力机械节油和排污标准,加速淘汰能耗高、宜报废的老旧机械;二是积极推广农机节水技术和机具;三是大力推进化肥定位深施和复式作业机械;四是示范推广低污染植保机械和农药超低量气压喷洒精准技术;五是发展乡村河道清淤和除草机械化项目;六是主攻农业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装备集成,在保护性耕作、病虫草害防治、水土资源保护利用方面,建立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
6、农机助农增收工程。一是以农机跨区作业为重点,拓宽农机作业领域,实施品牌服务战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做强做大农机服务产业,促进机手增收;二是大力推广节本增效农机化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三是加强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和农机化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农机人员和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四是强化农机服务,积极做好为农机手的服务工作,引导农机户搞好农机化经营服务,不断增加经营收入;努力做好为全市100多万外出务工户的机械化收种服务,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机械化服务保障,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五是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增加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六是促进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提高规模效益。
7、开发农用航空技术应用工程。充分发挥**农用航空站的作用,加快农用航空技术应用步伐,积极开展农林病虫害防治、河道灭苇清障、农作物植保、农林播种、森林防火等项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同时,努力扩宽经营思路,积极探索提供消防救灾、紧急救护、空中广告、航拍航测等航空项目服务,大力开展航空社会化服务。
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实现秸杆机械化还田,对增肥改土、节本增效、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是全面实施秸杆禁烧的主要途径。积极引导农民合理利用秸杆资源,提高秸杆综合利用价值。大力推广水田埋草机、反转灭茬机、秸秆粉碎还田机、草编机、打捆机,进一步提高作物秸杆还田及综合利用率,努力减少焚烧秸杆现象,确保在机场周边和主要道路附近彻底杜绝焚烧秸杆现象。
9、农机化综合示范项目工程。为进一步加快推广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要努力搞好农机化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小麦、水稻和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秸杆还田及综合利用机械化、设施农业机械化、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等内容的示范方和科技示范园,促进农机化快速发展。
10、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工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各级财政资金为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农机化投入机制。紧紧抓住当前各级政府支持农机化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各级财政购机补贴资金的导向作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认真组织实施好购置补贴项目工程,加大宣传发动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民的购机积极性,加快农机化发展步伐。
(二)按区域分步实施
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区实施”的原则,全市农机化按区域可分为四区:水旱兼作区、沙壤土旱作区、丘岗区和经济作物区。水旱兼作区农机化重点是实施麦稻种收、秸杆还田、烘干工程;沙壤土旱作区重点是实施小麦精少量播种、玉米精密播种和联合收获、节水灌溉、深松增肥改土工程;丘岗区主要是推广节水灌溉和旱作技术;经济作物区主是实施特色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计划规划学生会工作计划,幼儿园工作计划总结报告 - 计划规划
上一篇:XX市纪委2016年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