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范文写作总结报告计划规划乡镇扶贫以工代赈建设十一五规划» 正文

乡镇扶贫以工代赈建设十一五规划

[10-16 17:36:01]   来源:http://www.51jxk.com  计划规划   阅读:8438

概要:一是交通条件差,地域偏僻;二是土地瘠薄,人畜饮水困难;三是贫困户家庭成员文化素质偏低、劳动力短缺,掌握先进农业科技的能力差,增收渠道单一, 贫困程度深,以及加入WTO对落后地区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影响等等,这些因素都将给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带来更大难度。第三章“十一五”期间扶贫以工代赈的基本思路和目标一、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全镇以工代赈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以工代赈建设的总体要求,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突破口,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手段,以农民增收和财政增收为目标,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为保障,坚持开发式扶贫,坚持政府主导与全社会参与相结合,广泛动员群众,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培植农村主导产业,尽快改变全镇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全面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使贫困人口由解决温饱向实现小康迈进,努力做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二、基本原则1、坚持开发式扶贫原则。引导全镇广大群众在国家必要的帮助和扶持下,以经济

乡镇扶贫以工代赈建设十一五规划,标签:学生会工作计划,幼儿园工作计划,http://www.51jxk.com

  一是交通条件差,地域偏僻;

  二是土地瘠薄,人畜饮水困难;

  三是贫困户家庭成员文化素质偏低、劳动力短缺,掌握先进农业科技的能力差,增收渠道单一, 贫困程度深,以及加入WTO对落后地区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影响等等,这些因素都将给今后的扶贫开发工作带来更大难度。

  第三章 “十一五”期间扶贫以工代赈的

  基本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全镇以工代赈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以工代赈建设的总体要求,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突破口,以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手段,以农民增收和财政增收为目标,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为保障,坚持开发式扶贫,坚持政府主导与全社会参与相结合,广泛动员群众,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培植农村主导产业,尽快改变全镇经济、社会、文化的落后状况,全面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使贫困人口由解决温饱向实现小康迈进,努力做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开发式扶贫原则。引导全镇广大群众在国家必要的帮助和扶持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开展以工代赈建设,改善生产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开发本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走出一条符合XX实际、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

  2、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以工代赈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把以工代赈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相结合,解决当前问题与实现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加强水利、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的发展,不断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以工代赈建设与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结合起来,促进资源、人口和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4、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原则。充分发挥全镇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自强不息,不等不靠,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在国家必要的扶持下,改变XX落后面貌。

  5、坚持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发挥政府在以工代赈建设中的宏观调控作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积极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参与以工代赈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开发的合力。

  三、战略目标

  1、总体目标:

  尽快改善全镇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稳定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争取到“十一五”期末,全镇100%的行政村通公路、100%的自然村通农机路,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基本解决全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使全镇农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元以上,为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主要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实现8290万元,年均增长10%。

  (2)、财政收入实现600万元,年均增长13%。

  (3)、农业总产值达到4740万元,年均增长7%。

  (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52元,年均增长9%。

  (5)、粮食总产量稳定在866万吨。

  (6)、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200公顷,年均增长5%。

  (7)、农村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58∶24∶18。

  3、远期目标(20xx—2015年):

  继续加强交通、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和流域治理,加快经济发展,增强造血功能,拓宽贫困人口增收途径,巩固扶贫成果,增强镇村财力,群众生活质量迅速提高,全镇农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元以上,社会、经济、生态全面、协调、和谐发展。

  第四章 战略重点与重点项目

  一、战略重点

  “十一五”期间扶贫以工代赈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四项目标”、抓好“六项工程”,即解决饮水难、行路难、增收难、结构调整难三项目标,抓好乡村道路交通建设、人畜饮用水工程、基本农田建设、小流域治理、农田水利建设、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六项工程。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抓好重点项目的规划与实施,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集中资金,集中力量,分年投入,注重改变基本生产、生活环境,包括人畜饮用水、交通、邮电、水利、文化、教育、卫生等条件。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变落后的区位条件。区位条件不利,交通不便,是制约我镇经济发展的第一个“瓶颈”。为此,要通过以工代赈的形式调动贫困地区农民的劳务积累,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加强贫困乡村道路、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民获得各种社会服务,提高生产能力,促进地方经济活动的开展。
    3、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实现农村经济、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抓好退耕还林,加强小流域治理,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产条件,为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4、培植主导产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目前我镇受制于自然条件,产业结构存在严重的不合理现象,主要是种植业比重过高。为此,要通过以工代赈的形式,从XX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施扶贫入户项目集中成片开发,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走规模经营、集约经营之路,逐步形成具有XX地方特色的富硒优质稻、中药材、高山蔬菜(竹笋两用林)、经果林、牲畜水产养殖五大农业生产基地,培育和延伸5条产业链。确保贫困户从主导产业中获得收入占人均总收入 60%以上,以实施稳定脱贫的任务。

  5、实施科技扶贫,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增强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
  二、重点项目

  1、乡村道路建设

  (1)、目标:以提升改造为主,根除病段, 打通出口路、断头路, 连接自然村之间的农机路,形成以312省道为主架的节能、通畅、高效、快速的镇域公路网,提高公路通达程度,实现全镇村村通公路,村级公路向自然村辐射。重点解决贫困村公路等级低、路况差、通行能力受阻的问题。计划新建、改扩建公路55公里,其中新建10公里,改扩建道路45公里。

  (2)、项目:见第八章附表。

  (3)、资金筹措:计划共需资金205万元,需以工代赈资金103万元,地方配套102万元。

  (4)、措施和办法:

  一是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县支持和投入;

  二是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村级道路采用“一事一议”办法,解决土石方及民工能做的事情;

  三是通过优化设计,坚持科学施工,严格(质量、安全、技术)管理和严格招投标管理,降低工程造价。

  2、农田水利建设

  (1)、现状:XX镇境内河溪少、流量小,每到枯水季节,农田灌溉用水十分紧张。原有蓄水工程大多数灌区有均未配套或配套不齐,沿河漫灌,水的利用率低,影响农田抗旱能力。且现有的“小一”型水库1座、骨干山塘5口,由于建设时缺乏资金、技术,土法上马,运行时间长,严重老化,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险病情,亟需治理。

  (2)、目标:以改善全镇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能力为目标,通过实施渠道、集雨节灌、现有水利工程的改造配套和堤防建设等措施,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稳产高产农田,提高防灾抗险能力,进一步巩固“温饱”成果。规划“十一五”期间对现有山塘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并增修山塘1口、水渠1条,维修改造水渠8条,新建排洪沟4条、扩建1条。

  (3)、项目:见第八章附表。

  (4)、效益:上述工程的实施,可新增灌溉面积2500亩,改善灌溉面积6500亩。

  (5)、资金筹措:计划总投资165.32万元,需以工代赈资金 80.92万元,地方配套(含行业配套)84.4万元。

  3、基本农田建设

  (1)、目标:全镇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000亩,坡改梯500亩,。根据各地不同条件因地制宜,加强中低产田改造配套工程建设,使全市贫困乡村耕地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田。

  (2)、项目:见第八章附表。

  (3)、资金筹措:总投资200万元,其中以工代赈100万元,地方配套100万元。

  4、人畜饮水工程

  (1)、目标:以改善全镇人民基本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为目标,通过引水、提蓄水、集雨蓄水等工程措施,基本解决人畜的饮水困难问题。需建蓄水工程13处,铺设管道56000米及完成配套辅助工程。

  (2)、项目:见第八章附表。

  (3)、资金筹措:总投资204.2万元,其中以工代赈102万元,地方配套102.2万元。

  5、小流域治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计划规划学生会工作计划,幼儿园工作计划总结报告 - 计划规划
上一篇:XX县2016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要点
《乡镇扶贫以工代赈建设十一五规划》相关文章
  1. 乡镇扶贫以工代赈建设十一五规划
  2. 乡镇扶贫以工代赈建设十一五规划
  3.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乡镇扶贫以工代赈建设十一五规划
  4.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乡镇扶贫以工代赈建设十一五规划
  5.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乡镇扶贫以工代赈建设十一五规划
  6.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乡镇扶贫以工代赈建设十一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