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
  • 下载
  • 作文

当前位置:无忧教学库范文写作总结报告情况报告XX市部分县区民政工作调研情况报告» 正文

XX市部分县区民政工作调研情况报告

[10-16 17:37:38]   来源:http://www.51jxk.com  情况报告   阅读:8644

概要:(五)NB区民政局信访工作独具特色。 一是坚持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信访工作“一把手”工程,建立和完善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其他成员各负其责的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 二是坚持信访热点问题预警排查机制。领导小组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信访专项工作会,听取信访情况通报,及时了解信访工作动态,研究分析信访热点问题,对联名上访、重复上访的信件,共同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办理;围绕优抚安置、救灾救济、殡葬改革、城镇低保等信访“热点”问题,每年有针对性地开展两至三次专项排查调处活动,将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以及群众上访量较大和反映强烈的人和事纳入重点监控范围,制定措施,加强防范,及时解决;重点抓好党和国家、区委、区政府重大政治活动期间,赴京上访和集体上访群众的排查和劝阻工作,制定集体上访应急预案,从源头上预防和有效处置群众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 三是坚持领导分工包干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对重要信访问题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副职领导在抓好分管工作的同时,要认真抓好分管范围内的信访工作,坚持一包

XX市部分县区民政工作调研情况报告,标签:学习情况报告,公示情况报告,http://www.51jxk.com
  (五)NB区民政局信访工作独具特色。
  一是坚持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实施信访工作“一把手”工程,建立和完善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其他成员各负其责的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
  二是坚持信访热点问题预警排查机制。领导小组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信访专项工作会,听取信访情况通报,及时了解信访工作动态,研究分析信访热点问题,对联名上访、重复上访的信件,共同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办理;围绕优抚安置、救灾救济、殡葬改革、城镇低保等信访“热点”问题,每年有针对性地开展两至三次专项排查调处活动,将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以及群众上访量较大和反映强烈的人和事纳入重点监控范围,制定措施,加强防范,及时解决;重点抓好党和国家、区委、区政府重大政治活动期间,赴京上访和集体上访群众的排查和劝阻工作,制定集体上访应急预案,从源头上预防和有效处置群众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
  三是坚持领导分工包干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对重要信访问题实行领导包案制度,副职领导在抓好分管工作的同时,要认真抓好分管范围内的信访工作,坚持一包到底,不留尾巴,督促各股室在处理好业务工作的同时,必须及时调查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不得推委敷衍,防止问题积累、矛盾激化。
  四是坚持局长阅批来信制度。对每一封群众来信和上级交办的信访件,由办公室从事信访工作的同志做好详细登记,提出分办建议,交局长亲自阅批,提出办理意见交相关股室办理。对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重大问题,以及省、市、区领导批示的重要信访件,要求逐一建档,专人负责,迅速处理,及时向局长报告处理进程,直至问题解决。
  五是坚持“局长信访接待日”制度。每月1日,坚持由局长亲自接待群众来访,直接听取群众的反映和意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在政策范围内的限时给予解决,属现行政策尚未明确的,尽力做好解释工作,改变信访工作被动应付局面,畅通信访渠道。
  六是坚持信访工作考核制度。年初,由局长与局机关各股室、局属事业单位负责人签订信访工作责任书,建立了《纳溪区民政信访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纳溪区民政局处理信访问题须知》,明确每位职工信访工作职责,并将信访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重奖重惩,形成全局上下高度重视信访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乡镇民政干部队伍面临的困难值得关注。
  存在问题:1、乡镇民政干部少、事多、压力大。以FX县为例,FX县赤水镇民政干部1人,所服务的民政对象约20xx人,其中优抚对象96人,五保户115人,城镇低保18人,农村低保763人,农村医疗救助888人,婚姻登记90人;水潦镇民政干部1人,所服务的民政对象约2089人,优抚对象29人,五保户125人,城镇低保438人,农村低保773人,农村医疗救助678人,婚姻登记46人,同时还要承担联村中心工作。
  2、办公条件差,工作经费少。绝大多数乡镇民政办未配备微机和打印设备,工作资料均为手工操作,工作量大且效率低。工作经费保障差。
  3、部分乡镇领导重视不够,民政队伍不稳定。由于有的乡镇领导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致民政干部变动频繁,安排其他工作多,难以适应目前民政工作的需要。
  4、经济待遇差,积极性不高。由于乡镇财政困难,乡镇民政干部正常的差旅费和下乡补助长期拖欠,且民政工作量大却无岗位津贴,导致民政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有情绪。
  建议:1、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力争单设民政办或民政所,让民政干部有职有权,以增强民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具体操作方式:一方面区县民政局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主动与各乡镇领导衔接;另一方面,市局各位领导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要积极与组织、人事部门衔接,争取在乡镇机构改革时,独立设置民政机构,与此同时,加强与县区党委、政府的沟通,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总之想尽一切办法抓落实。
  2、充实力量,稳定队伍。由于民政工作政策性强和业务性强,对民政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要求高,因此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民政干部数量和稳定的民政干部队伍,各乡镇至少配备3—5名专职民政干部,才能保证工作的有效开展。
  3、加强对民政干部的培训。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加强对基层民政干部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民政干部政策法规理论水平、业务水平、现代化办公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民政工作的需要。
  4、改善办公条件。争取给予乡镇民政办一定的补助经费用于购置微机、打印机和其它必要的办公设施,使乡镇民政干部从传统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从根本上解决通讯靠“吼”、交通工具靠“走”、办公靠“手”的现实问题
  5、适当提高民政干部待遇。乡镇很多部门均有岗位津贴,比如计生有计生补贴、统计有统计补贴、财政有财政补贴、纪检有办案津贴,而民政干部多为自己倒贴钱干工作(因为民政干部面对的都是困难无助的弱势群体,需要的是一种关爱和经济救助,常遇滞留缠访不走的困难群众,工作难度十分大)。因此建议设置县区以下基层民政岗位津贴,所需经费由区县和乡镇财政分别承担。
  6、落实必要的工作经费。上级在安排新的工作任务时,同级财政配套一定的工作经费,以保证基层民政工作任务的及时完成。
  (二)农村殡葬改革工作举步维艰。
  存在问题:
  1、《殡葬管理条例》内容滞后,不适应目前发展形势。
  2、针对有的县区搞以罚代法的问题,农民认为国家对农民的税都免了,为什么还要收殡葬罚款?
  3、政府职能转变后,乡镇大量的工作是做好社会稳定工作,推行殡葬改革,破除根深蒂固的丧葬传统习俗,干部难免会受到丧家或家族围攻,甚至发生其他过激行为,有的乡镇干部片面理解稳定社会而回避矛盾,不愿在殡葬改革中逗硬;加之受其它市相邻地区的殡葬改革滑坡、违法土葬处罚金额少的影响,在相当部分乡镇存在殡葬改革自由发展,导致殡葬改革火化率滑坡、违法土葬执法难。
  4、部分乡镇因财政,殡葬改革存在以罚代法的问题。
  建议:1、建立殡葬改革大宣传格局。各级宣传机构和新闻媒体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节约型社会、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度,把殡葬改革作为自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宣传殡葬改革对节约耕地、林木、经费和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倡导社会文明、破除封建传统观念的重要意义,算好经济帐和政治帐,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更多的社会成员认识殡葬改革的重要意义,理解和支持殡葬改革,同时建议上级加快《殡葬管理条例》的修改进度,以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需要。
  2、加大领导力度。市、县区分别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民政、公安、工商、城管、规建、监察、民族宗教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殡葬改革领导组,定期不定期研究解决殡葬改革中的难点和焦点问题。
  3、抓住重点。市、县区党委、政府制订措施,要求国家公务员、党政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身后必须实行火化、公墓安葬或深埋,坚决禁止套棺二次土葬建坟头,违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坚决刹住乱占耕地建坟头的歪风。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4、以县区为单位成立5—9人的殡葬执法大队,所需经费由当地财政列支,加大对违法土葬、阴阳道士操纵丧事、大办丧事搞铺张浪费、乱搭建灵棚治丧扰民等的执法力度,同时推广GG县殡葬改革工作实行的“三级联动”的经验,稳步推进殡葬改革工作。
  (三)政务、村务、组务公开需要进一步规范。
  存在问题:1、部分乡镇政务、村务、组务公开工作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表面、轻实效;重集中、轻民主的现象。
  2、对群众希望知晓和反映的热点问题及时公开的不够。
  建议:1、进一步规范乡镇政务特别是村务、组务公开工作,内容要实,不要流于形式,不回避矛盾和问题。
  2、公开的内容简单易懂,形式多样,让村民一看便知晓。通过实实在在的政务、村务公开,切实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
  (四)体会。
  通过对县区、乡镇民政工作的调研,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民政的根基在基层,民政的亮点和经验在基层,矛盾和问题也反映在基层,只有通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才能够了解和掌握基层的真实情况和第一手资料,才能立足实际,探索研究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才能够真正转变观念和作风,切实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爱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民政部门也才能树好形象,民政干部才会受到人们群众的欢迎,民政事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文章
www.51jxk.com 5

上一页  [1] [2] 


Tag:情况报告学习情况报告,公示情况报告总结报告 - 情况报告
上一篇:XX街道办事处“四创”工作拉网式排查基本情况报告
《XX市部分县区民政工作调研情况报告》相关文章
  1. XX市部分县区民政工作调研情况报告
  2. XX市部分县区民政工作调研情况报告
  3.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XX市部分县区民政工作调研情况报告
  4.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XX市部分县区民政工作调研情况报告
  5.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XX市部分县区民政工作调研情况报告
  6.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XX市部分县区民政工作调研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