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5、旅游工作主要表现为:一是旅游业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旅游资源优势尚未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我市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14%,分别低于全国和酒泉市的平均水平4.61和6.06个百分点,旅游业整体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二是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不够,一些深层次的人文历史资源没有达到很好的挖掘利用,资源档次与产品档次不匹配。三是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特别是道路交通、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方面的条件落后。四是宣传促销和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资源缺乏整体策划、总体包装,旅游业管理不够规范,旅游经营管理人才缺乏。6、就业再就业工作主要表现为:一是再就业工作难度日益加大。随着老市区人口锐减,城区规模萎缩,再就业空间逐渐缩小,加之大部分下岗失业人员文化素质低,年龄偏大,劳动技能单一,再就业难度不断加大。二是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择业观念陈旧,顾虑重重,不同程度存在着“不愿出去,不敢出去”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劳务输转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劳务培训针对性不强,劳务培训与市场用工衔接不紧密,影响了劳务输转工作的有效开展。四是个别乡镇和部门对输转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工作力度不大,缺
XX市社会事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报告,标签:市场调研报告,社会调研报告,http://www.51jxk.com
5、旅游工作主要表现为:一是旅游业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旅游资源优势尚未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我市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14%,分别低于全国和酒泉市的平均水平4.61和6.06个百分点,旅游业整体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二是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不够,一些深层次的人文历史资源没有达到很好的挖掘利用,资源档次与产品档次不匹配。三是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特别是道路交通、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方面的条件落后。四是宣传促销和旅游商品开发滞后,旅游资源缺乏整体策划、总体包装,旅游业管理不够规范,旅游经营管理人才缺乏。
6、就业再就业工作主要表现为:一是再就业工作难度日益加大。随着老市区人口锐减,城区规模萎缩,再就业空间逐渐缩小,加之大部分下岗失业人员文化素质低,年龄偏大,劳动技能单一,再就业难度不断加大。二是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择业观念陈旧,顾虑重重,不同程度存在着“不愿出去,不敢出去”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劳务输转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劳务培训针对性不强,劳务培训与市场用工衔接不紧密,影响了劳务输转工作的有效开展。四是个别乡镇和部门对输转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工作力度不大,缺乏主动性,劳务输转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五是劳动力市场监管弱化,相关的失业保险政策落实不配套,不同程度的损害了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
7、社会救助工作主要表现为:一是城市低保企业移交遗属数量大,管理上存在较大漏洞。截至目前,市民政已接受改制企业的遗属415人,按每人每月143元的标准计算,415人年发放低保金71.2万元,由此造成占全市低保对象8%的遗属,却占去了全市16.7%的低保金。同时,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遗属都有高收入子女存在,导致有单位的遗属从无单位的纯社会困难群体中争饭吃的现象。二是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不通畅。特别是在低保对象家庭收入的测算上,需要工商、税务、劳动、工会及有关企业共同参与和配合,但有些部门怕麻烦不愿参与,责任心不强,出具收入伪证,影响了低保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同时受部门利益驱动,一些减免政策落实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特困人群的生活成本。三是农村低保发展缓慢。由于国家对农村的低保资金还没有投入运行,近几年,我市的农村低保只能通过市财政配套的城镇低保资金来运转,但由于市财政配套资金落实难度大,加之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收入有限,乡级配套资金无法到位,近期内,在农村全面落实低保政策尚无法实现。四是乡镇对符合条件的“五保”对象审批不及时,没有做到应保尽保。目前全市“五保”人数只占应保人员的25.9%,且保障标准没达到规定标准,下余经费被乡镇挪做它用,导致其余74.1%的应保人员没能得到有效保障。
三、加快我市社会事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重点:
1、落实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一要切实加强基础教育,确保“普九”指标始终保持在部颁标准以上,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8%以内,有就读能力的适龄少年、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xx年,要着力抓好小金湾民族学校校容校貌、班子建设、制度建设、教师队伍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保持在98%以上,力争“十一五”末,完成民族乡“普九”教育。二要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和办学机制。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继续实行教师全员竞争上岗制度,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高中教师队伍建设。要面向全省公开招聘高三把关教师,选拔一批学历合格、年轻有为且能留得住、用得上、作用发挥好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采用在省内外名校挂教、校内重点培养等途径和方法,用3—5年时间使其成长成熟,成为高中骨干力量。继续实行政府特殊津贴制度,实行年度考核,动态管理,竞优汰劣,紧紧与专任教师的教学业绩、教学能力、教学成绩、各类国家、省、市级竞赛成绩相挂钩。重奖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任课教师和考生,巩固提高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尽快扭转优秀教师、优质生源大量外流的局面,不断提高高中办学质量,切实提高高考上线率和重点院校录取率。三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以市职业技术学校为依托,积极创建“自主办学为主、联合办学为辅”的多元化办学新模式,力争两年内将初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相分离,真正使我市职业教育步入专业化、规范化轨道。在继续办好现有骨干专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办学资源,拓宽办学领域,每年为全市培养一、二、三产业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300人以上。四要大力发展成人教育。进一步加大岗位培训、资格培训、再就业培训力度,大力发展广播、电视和计算机网络远程教育,建立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核心的终身学习体系,力争使成人年培训量达到5万人次。五要进一步加大教育项目建设力度。20xx年,重点抓好市职业技术学校实训楼、中小学危房改造以及2所民德小学建设等工程,3年内消除现有中小学所有危房,切实改善各学校基础设施条件。
2、实施全民健康工程,健全区域卫生体系。一要大力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和完善大病统筹制度,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20xx年,通过争取省、市有关政策和资金支持,抓好乡镇卫生院、村组卫生所的建设和巩固提高,增强乡镇卫生院整体服务功能,提高其医疗救治和预防水平。二要加快卫生资源整合步伐和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城乡居民就医环境。要有针对性地对全市卫生资源进行整合调整,不断提高各医疗单位的经营效益和卫生资源利用率。加大中医院、妇幼站、急救中心等项目的建设落实力度,尽快完善市一医院传染病区急救设备设施,健全急救网络,提高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控制能力。三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及地方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健全落实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监督管理措施,重点做好鼠疫、霍乱、艾滋病、结核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严防疫情发生,严格控制和杜绝烈、急性传染病的暴发。四要进一步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充分发挥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的职能作用,不断加大对公共场所食品卫生、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力度,严把卫生许可准入关,杜绝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各类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实行规范化管理。五要深入抓好以创建卫生城市和农村改水改厕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努力提高城乡广大居民的卫生意识和文明素质。
3、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一要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努力构建“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二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要求不变,强化领导责任追究力度,坚决实行“一票否决”,按要求配足配齐计生办和服务所人员,落实人员的编制和工资待遇,保证人员和经费及时到位,落实计生办主任的副科级待遇。三要坚持把宣传教育摆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首位,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大力宣传基本国情、计划生育各项政策,从根本上促进育龄群众婚育管理的转变。四要认真落实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辅助制度、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切实把免费手术费、独生子女奖励费和养老储蓄、儿女结扎户养老储蓄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各项优惠政策按时限、按标准落实到位,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五要以“创优”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市、乡服务站所建设,配备完善基础设施和相关检查服务设备,不断提高计生服务站所得装备水平和服务质量。强化措施、加强监管,加大出生性别比的治理力度,确保人口出生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六要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和移民的计划生育管理,通过健全管理网络、加大经费投入、落实优惠政策等多种措施,切实为流动人口和移民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不断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4、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一要继续深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对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依法设立机构,人员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对社会公益、公共服务类事业单位,要进一步优化结构,调整布局,尽可能地将“辅助性、技术性、服务性”的工作从行政机关分离出来,交由事业单位承担,使事业单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事业性的社会机构。二要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要进一步扩大内部分配自主权,将工资中的津贴、补贴部分与单位内部设立的岗位、项目、绩效等考核指标挂钩,进行重新分配,适当扩大内部分配差距。对定额补助事业单位,采取岗位工资、项目工资等分配办法,由单位按规定自主确定工资基数进行分配。同时,要继续抓好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改革工作。20xx年要完成良种场、电视台等8家单位的改革任务,使全市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改制面达到100%。三要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用人机制改革。在教育系统实行全员竞聘的基础上,逐步将聘用制度向卫生、农业、文化等行业推行,真正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对于专业技术较强的特殊岗位,改变单一的固定用人模式,实行固定与流动,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人才资源配置的社会化和市场化。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调研报告,市场调研报告,社会调研报告,总结报告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