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四、积极改革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资产结构要针对部分粮食企业地处市、县城区或闹市区,资产置换潜力大的实际,要树立经营资产的理念,使企业盘活资产,并使之增值保值,追求资产效益的最优化。有条件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退城进郊,置换土地,整体开发,改造企业,实现资产结构调整,改造创新,更新仓房、盘活资产,产生效益。要遵循“有进有退”的原则,对缺乏市场竞争力、设备陈旧落后,资不抵债的粮食企业,鼓励民营企业和私营业主通过参股、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参与企业改造,促进企业改造升级。在改革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资产结构的同时,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各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承担着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运营的责任,要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第一要清产核资,确保国有资产完全完整。要针对各购销企业账内外资产、负债采取以账点物,以物对账的账账、账卡、账物核对的办法,进行认真清查登记,达到“四清”,即清产、清资、清物、清账,并将清产核资的结果进行公示。第二制定资产管理责任制,明确专门班子和人员对原企业的资产进行维护和管理。加大对国有资产中应收款项的回收力度,控制国有资产的流失。对购销企业资产的租凭应公开择优租凭,
加快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几点思考,标签:市场调研报告,社会调研报告,http://www.51jxk.com四、积极改革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资产结构
要针对部分粮食企业地处市、县城区或闹市区,资产置换潜力大的实际,要树立经营资产的理念,使企业盘活资产,并使之增值保值,追求资产效益的最优化。有条件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退城进郊,置换土地,整体开发,改造企业,实现资产结构调整,改造创新,更新仓房、盘活资产,产生效益。要遵循“有进有退”的原则,对缺乏市场竞争力、设备陈旧落后,资不抵债的粮食企业,鼓励民营企业和私营业主通过参股、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参与企业改造,促进企业改造升级。
在改革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资产结构的同时,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各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承担着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运营的责任,要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第一要清产核资,确保国有资产完全完整。要针对各购销企业账内外资产、负债采取以账点物,以物对账的账账、账卡、账物核对的办法,进行认真清查登记,达到“四清”,即清产、清资、清物、清账,并将清产核资的结果进行公示。第二制定资产管理责任制,明确专门班子和人员对原企业的资产进行维护和管理。加大对国有资产中应收款项的回收力度,控制国有资产的流失。对购销企业资产的租凭应公开择优租凭,租金属于国有资产收益,应按规定归集主管部门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对因管理不善或者擅自处置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一律追究经济法律责任。
依靠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要建立和完善营销网络系统设施,广搜市场信息,要联通全国粮油市场信息网,及时扑捉市场信息,指导粮食购销工作,掌握粮食购销主动权。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资产质量和提高对粮食深加工的综合利用水平。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充分利用现有存量资产、闲置土地、场所,不管是国内外、市内外,只要是有项目、有技术、有资金都要积极引进,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使企业资产不断优化。
五、改革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人员结构
要抓住三个重点:一是继续抓好国有粮食职工身份置换、减员分流工作,实行人员结构的改革。今年力争达到一半以上的县(区)完成。争取到20xx年底实现全市只有国有粮食企业而无国有粮食职工。粮食购销企业要采取多种形式,扩大职工安置渠道,为下岗职工创造再就业机会。二是搞活用人机制。各地要根据企业业务量的大小和发展趋势,定员定岗,结合职工身份置换、减员分流,一律实行聘任制。面向社会,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含站级公司领导),要创造一个人才辈出,优胜劣汰的良好竞争环境。三是搞活分配机制。各企业要改革、调整和完善职工的工资分配制度,执行多种形式的效益工资,有条件的可试行年薪制。对粮站或公司以下简易核算单位,应抓大放小,逐步实行业务费用代理制,放权搞活。严格企业经营管理,全面实行经济目标责任制,认真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确保企业发展增效,要通过人员结构的改革,分配机制创新,焕发出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增强持续发展的动力。
六、做大做强企业,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努力开拓城乡市场
要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提高粮食产业的比较效益。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以粮食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将粮食生产、转化、加工、运销的各个环节紧密结合,实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把粮食生产、流通、消费有机结合起来,走粮食产业化经营之路。要上规模、上质量、上档次、创品牌、走传统粮油产品现代化之路,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开拓粮食产品的精深加工,推进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向高效利用型转变,加快粮食生产基地化、粮食及其加工制成品优质化、品牌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提高粮食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增加农民的种粮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要创新粮食收购,提高为农服务水平。第一,创新粮食收购价格形成机制。粮食企业要按照“购得进、销得出、有效益”的原则,积极开拓粮食销售市场,尽力提高粮食收购销售价格,增加农民收入。第二,创新粮食收购方式。改变过去等客上门、坐库收购的官商作风,深入村组、农户,登门到户收购,方便农民售粮,并不断改进收购服务,积极为农民代储粮食,由“满意在粮站”延伸到“满意到农户”。第三,创新收购资金筹集渠道。除积极争取农发行的支持外,采取自筹资金、预收销货定金、代购代销等方式,多方筹措粮食收购资金,确保不向农民打“白条”。第四,大力推行订单粮食。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生产粮食,减少粮食生产的盲目性。推广市场适销对路的优质粮食品种,调优粮食种植结构。要逐步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广“二次结算”和“二次返利”的做法,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合经营体,走“品质优质化、生产基地化、购销一体化”的粮食产业化经营路子,发展订单粮食。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在全面完成主营业务的同时,充分发挥掌握粮源的优势、设施网点、人才优势等有利条件,积极开展与粮食加工、饲料生产、食品加工、粮食零售、种养殖业等多种经营的业务。创新粮食产后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助农储粮技术服务;代农烘干粮食业务,开展“粮食融通”试点。使粮食产业化经营,努力向纵向、横向不断延伸,以不断满足市场的需要。各县(区)要统筹规划,努力抓好项目的开发和储备。要利用好当前退耕还林粮食供应政策和优质粮食开发的大好时机,大力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彻底改变收原粮卖原粮的现状。要充分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连接城乡消费两个市场的优势,在农村站、所,要大力发展“短、平、快”的五小项目,结合城市市场需要,做到市场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立足市场发挥企业优势,拓宽“两代一换”业务,切实解决好伸下去的问题。要立足粮食行业,又不局限粮食行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胜一招,制胜一筹的效果。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