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3.走规模化发展之路,进一步放大全民创业的旗舰效应。激励联合重组。引导企业开放重组扩规模,着眼长远利益,积极投大靠强,在更高层次上加快发展;引导中小企业横向联合扩规模,加快兼并、联合、重组步伐,增强竞争力;引导企业多元发展扩规模,发挥主业优势,延伸发展触角,形成一主多元的发展格局;引导企业外向开拓扩规模,到市外、省外、境外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好“两个资源”和“两个市场”。强化内涵发展。推动民营企业创新运行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推动民营企业寻求科技支持,通过自主研发、对外联合、购买专利等途径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核心竞争力,2005年全市新培育民营科技企业32家、新培育科技亿元企业18家、与高等院校合作新建研发机构4家、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100个、开发科技项目100个;推动民营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人本、诚信的现代企业新形象。实施强体战略。开展品牌创建活动,2005年全市争创省名牌产品2只、南通市名牌产品3只;引导企业走资本运作之路,推动九鼎集团加快上市步伐,加大对南天集团等重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力争早
中共市委九届八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标签: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总结报告,http://www.51jxk.com
3.走规模化发展之路,进一步放大全民创业的旗舰效应。激励联合重组。引导企业开放重组扩规模,着眼长远利益,积极投大靠强,在更高层次上加快发展;引导中小企业横向联合扩规模,加快兼并、联合、重组步伐,增强竞争力;引导企业多元发展扩规模,发挥主业优势,延伸发展触角,形成一主多元的发展格局;引导企业外向开拓扩规模,到市外、省外、境外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好“两个资源”和“两个市场”。强化内涵发展。推动民营企业创新运行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推动民营企业寻求科技支持,通过自主研发、对外联合、购买专利等途径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核心竞争力,2005年全市新培育民营科技企业32家、新培育科技亿元企业18家、与高等院校合作新建研发机构4家、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100个、开发科技项目100个;推动民营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人本、诚信的现代企业新形象。实施强体战略。开展品牌创建活动,2005年全市争创省名牌产品2只、南通市名牌产品3只;引导企业走资本运作之路,推动九鼎集团加快上市步伐,加大对南天集团等重点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力争早日进入辅导期,同时培育力星、英田、昌升、神马、江中等一批上市梯队。
(五)更加注重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农村经济新跨越。
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跨越,基础在农业,关键在农村,希望在农民。必须更加注重解决“三农”问题,始终坚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创新思维,调整理念,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跳出农村繁荣农村,跳出农民致富农民。
1.坚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升农业比较效益增强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有力之举。加快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在继续强势推进花木盆景产业发展、打造江苏花木经济第一市的同时,进一步突出外向果蔬、栽桑养蚕、优质生猪、如皋黄鸡等产业的发展,明年全市花木盆景面积力争达到20万亩,外向果蔬达到14万亩,桑园面积达到12万亩,优质生猪出栏60万头,饲养如皋黄鸡1800万羽;加强种养基地建设,注重规模发展,全市新建市级农业园区2个、镇级农业园区33个;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进一步放大长寿品牌优势,新增1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个无公害农产品、25个农产品注册商标。加快培育做强农业龙头企业。认真落实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重点龙头企业集聚,扩大市场占有率,延伸产业链,增强生产基地的拉动力。明年要确保新培植年销售超500万元的龙头企业10家、超5000万元的3家、超亿元的5家、超5亿元的1家。加快突破“三资”开发农业。要积极引导境外资本、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开发农业,推动我市龙头企业与外来资本、先进技术和国外市场嫁接,迅速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增强竞争力。明年全市“三资”开发农业总额必须突破5亿元,合同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各镇至少新增1个投入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
2.坚持以城镇化繁荣农村。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水平经营小城镇,完善功能配套,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要科学制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如城镇陆桥村、红星居、经济开发区新王庄村、柴湾镇镇南村、白蒲镇朱家桥村、丁堰镇新堰村、九华镇九华居、石庄镇永新居、吴窑镇吴窑居、黄市镇联络新村等10个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村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精心组织实施水利三年建设规划,保证河道底清、面洁、岸净、坡绿、灌排自如,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大力推进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步伐,拓展开发的领域和深度;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加快农村路桥建设,切实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农村路桥通畅美观。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推进以“清洁村庄、清洁河道、清洁家园”为重点的“三清工程”,明年要有30%以上的村达到三清标准,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地绿、天蓝、水清、居佳”的生产生活环境。
3.坚持以非农化致富农民。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发展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队伍和各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年新增百人以上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5家,发展持证农民经纪人2000人以上。大力扶持勾衣结网、绗缝、宠物玩具、红木雕刻、皮革手套等传统特色产业,为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妇女创造更多的就业致富机会。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水平。充分发挥我市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比较优势和成人教育的基础作用,加大对农民自主创业能力的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民进城入镇。放手发展各类劳动力市场和中介服务组织,进一步扩大劳务、技术整建制输出的总量,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层次,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3万人以上。大力发展建筑业。围绕跻身“全省建筑十强市”行列的目标,进一步创新机制,调优结构,开拓市场,做强企业,确保明年施工面积超过1500万平方米,产值超过110亿元,收入超过30亿元,职工分配超过15亿元,新增2家一级资质企业,创造条件申报1家特级资质企业。大力实施规模战略,全市形成以六建、江中2个超30亿元企业为龙头,以一建、东陈、下原等5个超5亿元企业为基础,以一批超亿元企业为依托的建筑企业集群;积极拓展市场空间,稳定东三省,扩大京津沪,主攻长三角,进军大西部,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用人机制创新,引进新工艺、推广新技术、采用新材料,采取招聘、培训和柔性引进等多种途径集聚人才,增强企业竞争力。
(六)更加注重科学有效组织,实现环境建设新跨越。
环境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经济工作最有效的抓手,是提高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是三个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也是服务业发展的“催化剂”和“孵化器”。面对宏观调控带来的诸多制约,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百折不挠,拓宽思路,创新举措,继续大力度推进环境建设,为集聚更多的生产要素提供第一载体。
1.以科学民主为原则,精心组织城镇规划修编。根据加快城市化和产业发展的要求,按照中心城市、中心镇和一般镇的建设体系,做好如皋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编制和完善各分区规划、专业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注重规划好城市各区域的功能布局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在组织专家进行设计的同时,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提高规划的可执行性进一步强化规划管理,加大执法力度,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
2.以完善机制为保障,精心组织重大工程建设。明年,城市建设围绕8亿元的投入目标,重点实施“二三三”工程:美化如泰运河南北岸和外城河南岸两条河岸;开发益寿路两侧、育贤路两侧、青云路内侧三个区域;大力推进道路桥梁、区域供水、旧城改造三大工程,完成中山东路、海阳南路、安定街两侧商业区改造等重点工程的建设改造,加快区域供水工程的实施,完成50万平方米的拆迁改造和50万平方米的房地产开发任务。交通建设围绕5亿元的投入目标,重点实施“二三三”工程:基本建成盐通高速和新长铁路两大交通枢纽在境内的接口;基本建成沿江一级公路、334省道如城至丁堰段、江曲线北段等三条骨干道路;实施45座农村危桥改造、镇村通达工程扫尾、村组道路连网三项惠民工程。面对繁重的工程建设任务,必须着力在健全组织推进、资金筹措和工程管理三大机制上花大力气,下苦功夫。建立领导干部联系重点工程的指挥体系,市镇村三级联动、既各负其责又紧密配合的协作体系,责任单位牵头组织、有序实施的推进体系。积极探索以地筹资新途径,继续实行市政、交通工程与土地的捆绑对接;精心包装城市和交通建设项目,加大推介招商力度,采取BOT、TOT、BT等方式吸纳各类资本;提高城建投资公司、交通投资公司的融资能力,努力赢得金融、信贷及国债的资金注入;继续用足用活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更多的财力支持。完善招投标机制,吸引优质的、有资本实力的施工队伍参与城乡工程建设,从根本上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按照市场机制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进度质量控制机制、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严格工程监理,确保工程建设的高质、高速和高效。
3.以文明创建为龙头,精心组织“六城同创”。围绕“年内建成江苏省文明城市,通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的省级验收,加快申创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和园林城市”的目标,健全统一指挥、职责明确、务实高效、通力协作、督查严格的组织推进机制。在搞好重点市政工程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环境整治和各类软件建设。建立健全以城建部门为主体、以社区为基础、相关单位为依托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完善行政综合执法,狠抓城镇、社区、公路环境的综合整治,促进市容市貌、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场秩序的改善,使城市管理迅速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突出水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城区污水处理率达70%以上,全年新增绿化面积50万平方米,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巩固生态示范区的创建成果。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深化文明创建活动,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扎实做好省级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和文明机关的创建和申报工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工作总结报告,总结报告 - 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