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2.将成立中心党委提上工作日程。中心成立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党委一直未正式成立,日常事务由临时党委承担。学习实践活动期间,中心将成立党委作为需要落实的首件大事来抓,专门召开了两次党委会进行讨论,拟定了党委、纪委选举成立办法和工作方案,并多次向中国地震局机关党委进行交流和汇报,报送了成立党委、纪委的请示。目前,这一工作正在进展中,并列入了整改落实项目,将于20xx年4月前完成。3.全面启动事业发展规划、空间发展规划、科技发展规划和人才发展规划研究。规划对于中心这样一个新单位的科学发展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中心以开展震灾防御科技能力建设为载体,以提高震灾防御事业科学发展能力为根本目标,积极谋划未来,全面启动研究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明确促进震灾防御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探索震灾防御事业科学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新举措,切实提高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震灾防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4、扎扎实实为民办实事,解决了一些职工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中心始终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震防中心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报告,标签:公司庆典活动总结,拓展活动总结,http://www.51jxk.com2.将成立中心党委提上工作日程。中心成立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党委一直未正式成立,日常事务由临时党委承担。学习实践活动期间,中心将成立党委作为需要落实的首件大事来抓,专门召开了两次党委会进行讨论,拟定了党委、纪委选举成立办法和工作方案,并多次向中国地震局机关党委进行交流和汇报,报送了成立党委、纪委的请示。目前,这一工作正在进展中,并列入了整改落实项目,将于20xx年4月前完成。
3.全面启动事业发展规划、空间发展规划、科技发展规划和人才发展规划研究。规划对于中心这样一个新单位的科学发展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中心以开展震灾防御科技能力建设为载体,以提高震灾防御事业科学发展能力为根本目标,积极谋划未来,全面启动研究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进一步明确促进震灾防御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探索震灾防御事业科学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新举措,切实提高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震灾防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4、扎扎实实为民办实事,解决了一些职工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中心始终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了群众的好评。进一步通过横向项目和酒店经营创收来弥补经费不足,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成立福利委员会,统一了职工福利标准,明确了福利发放工作规范和流程;成立了酒店管理机制改革小组,对酒店的经营管理进行探索和改制;调整了部分岗位和人员,推动人适其岗,为职工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时刻关心离退休职工思想和生活动态,设身处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调整离休干部护理费、为离休干部订阅了报刊、为老同志办理公园年卡、组织老年大学报名学习等,让老同志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三、巩固活动成果,完善长效机制,开创震害防御事业发展新局面
我中心学习实践活动虽取得了一定成效,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的,但与中央和中国地震局提出的目标要求以及广大干部职工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一是统筹推进的力度不够,对如何学习、实践、建制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得不深;二是对整改难度大、需要时间长的问题,可能会出现畏难情绪。同时,我们认识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不断深化、不断提高、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学习实践活动只是一个开端,时间有限,只能确立有限目标,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我们必须以这次试点活动为契机,按照整改落实方案要求,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的工作实践中去,进一步深化和巩固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成果。重点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 在研究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上下功夫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央和中国地震局关于震害防御事业发展的要求和组建震防中心的战略部署,全面启动震防中心事业发展规划、空间发展规划、科技发展规划和人才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灵魂、以科学管理为保障,以业务开拓、资源整合、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努力实现中心各项业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同时,建设一支与中心发展目标相适应的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对事业发展保驾护航。通过调查研究及分析检查,对事业发展、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等现状进行摸底,在充分了解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防震减灾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启动各项规划研究制定工作。在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力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修改。发展规划制定后,要加强宣传,在领导干部和职工群众中提高对中心发展定位和思路的认同度,坚定职工推动发展的信心。
(二)在加大推进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形成品牌,打造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
围绕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和中国地震局的战略部署,震防中心应该在农居安全工程技术、城市活断层探测技术、震害防御应用技术、基础数据数据库及地震安全性评价协作网、地震科普宣教技术、地震计量技术方面成为技术支撑力量,在震害防御应用技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对全国震害防御技术力量进行有效整合,成为震害防御系统技术支撑单位。一方面加强自身科技能力建设,积极参与国家大型科研课题和项目,将震防中心打造成震害防御事业领域里响当当的科技名牌;另一方面按照“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方针,通过组织科研论坛、项目合作、外聘专家等方式,将分散在各大研究所、高校及科研单位的震害防御科技技术力量进行有机整合,构建“智囊团”,促进震害防御事业发展。
(三)在充分利用宣教中心平台,不断提高社会服务和科普宣教水平上下功夫
中心宣传教育部作为中国地震局宣传教育中心,应当担负起统筹全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重任。汶川地震凸显了地震知识科普宣教的重要性,也给科普宣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公益型事业单位,中心必须面向社会,不断提高社会服务和科普宣教能力,满足人们对防震减灾科普宣教的不断增长的需求。要加强与省局、科技部门、教育部门等有关部门的合作,充分应用多种资源,在全国防震减灾示范中心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要加强科普作品创作,打造出让老百姓愿意看并且能从中得到教育和提升的科普精品,打造出针对不同对象的系列精品,培养出高素质科普专家团队;积极参与中国地震局关于出台国家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中心认证和管理办法工作;积极参与专题性的大型防震减灾科普活动。
(四)在整合内部资源,完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
推动震害防御事业发展,中心一方面要争取外部环境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要苦练内功,整合内部资源,形成一个拳头打出去的力量。中心各部门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围绕震害防御事业这个核心,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科学规划、资源共享,实现事业跨越式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中心制度建设,不断理顺内部机制,完善管理体制。对无章可循的要抓紧建立制度和完善制度;对有章难循的要通过改革创新制度;对有章不循的要加大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制度建设要贴近工作实际,从实际出发,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通过开展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使广大干部职工的制度落实形成一种文化,一种风气,一种习惯。建立制度保障机制,与改革制度和建立制度紧密结合,加强制度创新,交流推广制度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制度落实情况应纳入绩效考核和各项检查的工作内容,对长期不认真执行制度、屡查屡犯的,应坚决预以纠正。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对违反制度行为要严肃处理和责任追究,确保有章必循,违章必究,促进制度落实到位,做到“有法可依”,提升执行力。通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梳理萨德尼克大酒店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改革创新,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五)在加大干部队伍建设力度,从根本上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上下功夫
实施“人才强则事业强”战略,把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大基础性工程,坚持培养和引进并重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利用,健全职工进修和能力培养制度。当前要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及时对各类岗位职责进行调整。根据中心未来发展战略,以岗位设置和全员竞聘为契机,对各部门的分工和职能定位进行重新调整,理顺内部管理机制,明确业务分工,提升中心科学管理水平。修订中心绩效考核方案和工资分配制度,将考核和奖惩权限下放,在更大程度上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六)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管理水平上下功夫
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熟练、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要求,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切实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通过健全制度、强化措施,加强监督,确保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取得实效。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氛围,实现事业发展上的团结和统一,在工作上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当前要以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班子成员要把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进一步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提高学习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完善议事决策制度和工作运行制度,建立监督制约机制。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中心发展战略研讨会、专题研讨会等。完善年度考核、群众评议制度,促进班子政治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同志们,中心学习实践活动能够扎扎实实、富有成效的开展,是与中国地震局活动领导小组和第一指导检查组的正确指导分不开的,是与各党支部、广大党员的努力工作分不开的,是与广大干部的支持和帮助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中心党委,对指导检查组、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为期五个多月的学习实践活动暂时告一段落。按照中央和中国地震局的要求,还要进一步做好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的工作。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为防震减灾事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而努力奋斗。